本报记者 马定科亚洲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等5个地区,在中医药文化方面,各个地区有什么特点?中医药要想进一步走出国门,冲向亚洲,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本文将以5个地区的主要国家为例,对亚洲中医药特..
本报记者 马定科
亚洲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等5个地区,在中医药文化方面,各个地区有什么特点?中医药要想进一步走出国门,冲向亚洲,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本文将以5个地区的主要国家为例,对亚洲中医药特点进行解读。
东亚:虚心学习经验
强化民族自尊
渊源久远是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等东亚5国中医药的主要特点。中国以外的4个国家,其传统医学或由中国的中医学传入,或与中国的蒙医学同根同源,均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日本称中医药学为汉方医学。中医药在公元5世纪传入。目前中药得到健康保险承认,汉方药(中药)制剂在国际市场的覆盖率达到80%。汉方医学医疗、科研、教育、学术机构齐全。公众对汉方医药持信任态度的占大多数。
韩国以中医药学为主要基础形成的传统医药学先称东医,1980年政府正式颁布法令统称为韩医。公元前2世纪,中医学传入(先于日本)。1951年10月颁布《国民医药法令》,确定东医(韩医)和西医地位相同,享受同等的基本待遇。中医药(传统药)市场活跃。韩医医疗、科研、教育机构齐全。每年有不少人来华进修,学习中医学成为韩医学界的热点。
朝鲜称传统医学为东医学。与韩国的传统医学发展一脉相承。正式将传统医学列为法定医疗体系。各级治疗、预防机构都设立东医科;各道及市、郡还设立了东医治疗、预防机构,都设有病床。建立了国家东医科学研究院及一些研究所和东医干部培养所,并且在各医学教育机构增设了东医学部或科。先后选派一些东医干部到中国进修学习中医学。
蒙古称传统医学为蒙医学。与中国的蒙医学同源,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蒙医药初级卫生保健网络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设立200多个国立、民办和个体蒙医药机构,并在较大的医院设立了蒙医或称民间医学门诊。通过各种渠道在中国和本国国内培养了600余名包括博士、硕士在内的蒙医药人员。
东南亚:倾注爱国情怀
团结华人华侨
人缘亲近是东南亚11国中医药主要特点。东南亚国家华人华侨众多,哪里有华侨华人,那里就有中医药;哪里的华人华侨人数多,那里的中医药发展就较好。
泰国人口6544万;华人约有915万人。中医药在700年前的素可泰王朝时期随着中国东南沿海华人移居而传入。有60%的人喜欢采用中医药及当地传统医药疗法。2001年7月1日,以法律形式批准中医合法化。
马来西亚人口2717万人;华人约690万。华人侨居马来半岛最早见于唐朝(618年至907年)。1878年起陆续创立雪兰莪荣阳回春馆中医留医所、吉隆坡同善医院、槟城南华医院、吉隆坡中华施诊所和霹雳中华医院。中医药团体和学术组织迄今己有30多个。政府尚未出台相应的管理法规;但已有呼吁将中医、针灸纳入医疗保险的提案,引起上层重视。
新加坡人口484万;华人约有366万人。中医随着华人定居而传入,成为当地的重要医疗体系。1867年起陆续创办同济医院、同善医院、广惠肇留医院(中医院)等中医医疗机构30余所。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中医院内设了研究机构。1995年5月,新加坡中医师公会等8个较大的中医团体成立了新加坡中医团体协调委员会,决定制定《中医团体协调委员会行规准则》。
文莱人口约38万;华人约5.7万。在富裕的文莱,人民终身享受免费医疗。人民信任并欢迎中医。
相关阅读
- 中医药解关节痛
- 亚洲中医药文化的地区特点
- 亚洲中医药文化的地区特点
- 好之乐之 不知老之将至--老中医药专家如何养生
- 舍得忘得 舍己忘我方得--老中医药专家如何养生
- 中医药解“有痔青年”隐忧
-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4优势
- 借科普宣传风 行中医药发展之舟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工作纪实
- 养护口腔 中医药效果好
- 唱出中医药的春天
- 菏泽市中医医院、菏泽市广播电视台《健康直播间》不孕不育相关问题 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龙田
- 端午节里的中医文化
- 岐黄文化在新密
- 李时珍夸阿胶为圣药 阿胶历史与文化①
- 李世民垄断阿胶 尉迟恭奉命封井 阿胶历史与文化②
- 中医药调理亚健康有优势
- 中医药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夏至民俗里的中医文化
- 从《清明上河图》看宋代中医药
- 领悟中医药文化中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