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蔡小香 内容: 蔡小香,男,汉,(1862~1912)。 蔡氏女科肇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始祖蔡氏杏农,一介儒生,早年在文学上推崇安徽桐城派,专心于词赋诗韵。 中年偏爱医道,刻意攻读,苦心孤诣。 手抄医书百余本,反复批注,指迷补正。 为乡里治病,每获良效,于是名声四扬。 其子蔡半耕亦绝意功名,随父侍诊,潜得默化,每遇疑难病症,辅反复推敲,细心琢磨,直至心领神会。 对于历代名家的医着及民间验方,广为吸取。 无论时病伤寒、经带痘疡,内外妇儿均有建树,尤擅妇科。 到三世蔡柄(枕泉),就以医道传业。 幼时聪慧,博览医书,又自嫌学织短浅,而外出寻师以求进取,当时沪上世医渊源的名家,他都登门造访,虚心求教,博采众长。 认为:“既为三世医,当图良医实名”。 自此医道更精神渊博,医术日进,声誉日隆,对于妇科的四诊辨治,经验用药,更具特色。 四世蔡兆芝(1825~1896)号砚香(同治二年癸亥科贡生),继父业,勤于医理,又多才艺。 在诊务之暇,整理先辈验案验方,著书撰文。 著有《种橘山房医论》、《妇科述要》、《女科秘笺》、《验方秘录》等方,均散佚于兵火战乱。 砚香公还擅长丹青,尤绘莲为著,匠心独具,自号“爱莲居士”,深得方赞誉,求墨者众,应接不暇,有“蔡荷花”之雅号,其医术方墨均名噪一方。 荪名钟骏,号轶侯(光绪甲申黄科廪生),重承庭训,克循医理,深研歧黄之术,造诣精湛,又得祖传流派要旨。 设诊所于上海老闸万福楼后和街(今北京东路596弄17号)。 门庭若市,妇孺皆知,名闻大江南北,于贫病则送诊给药,颂者不绝。 1904年参与筹组医学总会,被推为该会总董,并创办《医学报》(半月刊)后易名《医学公报》,系上海最早发行的医学期刊,继又创立中国医院,自任院长。 六世蔡香荪(1888~1943)名章,安耀章,号抱冰,曾就读于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前身),故承继祖业后,医名颇著,曾创江湾医院,还出任过中国医学院副院长。 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抗清活动。 对抗日救国行动,屡有贡献,且关心群众疾苦,热心社会公益,出钱出力,终生不懈。 乡里长老,至今犹能乐道。 七世蔡小荪、蔡柏春等皆为当代名医。 全部内容学术观点一、气血乃和生身之本,调经当理气为先二、审证求因,肝脾肾为要;调理冲任,以通宣为用。 三、血证崩漏,首辨阴阳四、闭经痼疾,尤分滞枯五、带下为病,以别虚损湿热六、治妊之要,宜清补平和七、产后诸病,应扶虚消瘀八、症瘕为患,须祛瘀痰郁滞九、种子求嗣,髯葆精养血,调经消和征 发布时间:2024-06-18 07:06:08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yi/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