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今墨(1881~1969),原名毓黔。浙江萧山人。13岁跟随舅父李可亭学医,后曾就读于京师法政学堂。受民主革命思潮影响,参加辛亥革命,弃政从医。早年悬壶北京,以疗效卓著,医德高尚,深受群众信赖。施氏在学术上提..
施今墨(1881~1969),原名毓黔。浙江萧山人。13岁跟随舅父李可亭学医,后曾就读于京师法政学堂。受民主革命思潮影响,参加辛亥革命,弃政从医。早年悬壶北京,以疗效卓著,医德高尚,深受群众信赖。施氏在学术上提倡革新中医,认为中医之改进方法,舍借用西医有关生理、病理以互相佐证,实无别途。主张从标准化规范化入手,进行中医改革。他以中医病证名繁杂,有碍学术发展,呼吁统一病名。他率先打破框框,把西医的疾病名称引入中医诊疗之中。他所研制的中成药多以西医病名命名(如气管炎丸,神经衰弱丸等)。施氏积极参加冲医界抗争活动。1931年,中央国医馆成立,施氏出任副馆长,主持学术整理委员会工作。1932年创办华北国医学院,并办中医院及中药制药厂。有《祝(谌予)选施今墨医案》(1940年)行世。
相关阅读
- 手足心发热 中医疗效好
- 《中医启蒙三字经》修改意见
- 中医医院:中西知识共存的空间--百年中医沉浮录
- 从儒医角度看《红楼梦》与中医
- 中医争取讼案鉴证权利--百年中医沉浮录
- 排卵障碍 中医调治
- 我教女儿学《中医启蒙三字经》
- 读《新中国六十年中医图书总目》有感
- 海外中医的崎岖之路--百年中医沉浮录
- 用现代语言解析中医
- 人参连起一段中医缘 李光耀体验中医治疗的故事
- 治中暑中医有特色
- 中医抗战纾国难 百年中医沉浮录
- 中医别名有几多
- “肝胆相照”事出有因——中医脏腑的关系
- 不能仅以辨证论治概括中医思维 读《中医临床思维学导学》有感
- 学习中医要诀
- 中医防治中风优势明显
- 沦陷区的中医生存和斗争 百年中医沉浮录
- 中医是怎么治未病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