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天花粉 内容: 《中国药典》:天花粉拼音注音Tiān Huā Fěn英文名RADIX TRICHOSANTHIS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erms 的干燥根。 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段或纵剖成瓣,干燥。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长8~16cm,直径1. 5~5. 5cm。 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细根痕及略凹陷的横长皮孔,有的有黄棕色外皮残留。 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横切面可见黄色木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纵切面可见黄色条纹状木质部。 无臭,味微苦。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炮制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 鉴别(1)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半圆形或盔帽形,直径6~48μm,脐点点状,短缝状或人字状,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由2~8分粒组成。 具缘纹孔导管大,多破碎,有的具缘纹孔呈六角形或方形,排列紧密。 石细胞黄绿色,长方形,椭圆形、类方形、多角形或纺锤形,直径27~72μm,壁较厚,纹孔细密。 (2)取本品粉末2g,加稀乙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瓜氨酸对照品,加稀乙醇溶解,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μl及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无水乙醇-冰醋酸-水(8:2:2: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归经归肺、胃经。 性味甘、微苦,微寒。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10~15g。 备注(1)用于肺热燥咳,热病伤津、口渴等症。 本品能清肺润燥,生津解渴。 故临床上用于肺热燥咳,可与沙参、麦冬等配伍;用于热病伤津及消渴等症,可与麦冬、知母等配伍。 (2)用于痈肿疮疡。 本品对疮疡未溃者有消肿作用,已溃脓出不畅者有排脓作用,但均以热毒炽盛者为宜,常与连翘、蒲公英、浙贝母等药同用。 摘录《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天花粉拼音注音Tiān Huā Fěn别名栝楼根(《本经》),蒌根(《雷公炮炙论》),白药(《本草图经》),瑞雪(《纲目》),天瓜粉(《重庆堂随笔》),花粉(《增订伪药条辨》),屎瓜根(《四川中药志》),栝蒌粉、蒌粉(《药材学》)。 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根。 春、秋均可采挖,以秋季采者为佳。 挖出后,洗净泥土,刮去粗皮,切成段,粗大者再纵切为两,晒干。 然后撞去外表的黄色层使成白色;或用硫黄熏白。 此外,尚有同属植物双边栝楼的根,在广西地区亦作天花粉使用。 植物形态详"栝楼子"条。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主产河南、广西、山东、江苏、贵州、安徽等地。 性状干燥根呈不规则的圆柱形,长5~10厘米,直径2~5厘米,表面黄白色至淡棕色,皱缩不平,具有陷下的细根痕迹。 质结实而重,粉质,不易折断。 纵剖面白色,有黄色条状的维管束;横断面白色,散有淡棕色导管群条痕。 气微,味淡后微苦。 以色洁白、粉性足、质细嫩、体肥满者为佳;色棕、纤维多者为次。 以河南产量大、质量优,习称"安阳花粉"。 炮制拣去杂质,大小块分开,用水泡约六成透,捞出,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或用水洗净,捞出,晒至极干,捣成小块。 归经入肺、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心、脾、胃、小肠五经。 "②《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阴心经。 "性味甘苦酸,凉。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无毒。 "③《纲目》:"甘微苦酸,微寒。 "注意脾胃虚寒大便滑泄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枸杞为之使。 恶干姜。 畏牛膝、干漆。 反乌头。 "②《本草经疏》:"脾胃虚寒作泄者勿服。 "③《本草汇言》:"汗下之后,亡液而作渴者不可妄投;阴虚火动,津液不能上承而作渴者,不可概施。 "④《本经逢原》:"凡痰饮色勺清稀者,忌用。 "⑤《得配本草》:"胃虚湿痰,亡阳作渴,病在表者禁用。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 治热病口渴,消渴,黄疸,肺燥咳血,痈肿,痔瘘。 ①《本经》:"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②《别录》:"除肠胃中痼热,八疸身面黄,唇干,口燥,短气。 通月水,止小便利。 "③《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消肿毒,生肌长肉,消扑损瘀血。 治热狂时疾,乳痈,发背,痔瘘疮疖。 "④《滇南本草》:"治痈疮肿毒,并止咳嗽带血。 "⑤《本草蒙筌》:"治偏疝。 "⑥《本草正》:"凉心肺,解热渴。 降膈上热痰,消乳痈肿毒。 "⑦《医林纂要》:"补肺,敛气,降火,宁心,兼泻肝郁,缓肝急,清膀胱热,止热淋小便短数,除阳明湿热。 "⑧《现代实用中药》:"作撒布剂,治皮肤湿疹,汗斑,擦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复方①治百合病渴:栝蒌根、牡蛎(熬)等分。 为散,饮服方寸匕。 (《永类钤方》)②治大渴:深掘大栝蒌根,厚削皮至白处止,以寸切之,水浸一日一夜,易水经五日,取出烂舂碎研之,以绢袋滤之,如出粉法干之。 水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作粉粥,奶酪中食之,不限多少,取差,止。 (《千金方》)③治消渴,除肠胃热实:栝蒌根、生姜各五两,生麦门冬(用汁)、芦根(切)各二升,茅根(切)三升. 上五味细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千金方》)④治黑疸危疾:瓜蒌根一斤,捣汁六合,顿服,随有黄水从小便出,如不出,再跟。 (《简便单方》)⑤治小儿忽发黄,面目皮肉并黄:生栝蒌根捣取汁二合,蜜一大匙,二味暖相和,分再服。 (《广利方》)⑥治虚热咳嗽:天花粉一两,人参三钱。 为末,每服一钱,米汤下。 (《濒湖集简方》)⑦治痈未溃:栝楼根、赤小豆等分。 为末,醋调涂之。 (《证类本草》)⑧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天花粉一两,贝母五钱,鸡蛋壳十个。 研面,每服二钱,白开水送下。 (《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⑨治痈肿:栝蒌根,苦酒熬燥,捣筛之。 苦酒和涂纸上摊贴。 (《食疗本草》)⑩治乳头溃疡:天花粉二两,研末,鸡蛋清调敷。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⑾治产后吹乳,肿硬疼痛,轻则为妒乳,重则为乳痈:栝蒌根一两,乳香一钱。 为末,温酒调下,每服二钱。 (《永类钤方》)⑿治天泡疮:天花粉、滑石等分。 为末,水调搽。 (《苷济方》)⒀治杨梅天泡:天花粉、川芎藭各四两,槐花一两。 为末,米糊丸,梧子大。 每空心淡姜汤下七、八十丸。 (《简便单方》)⒁治跌打损伤,胸膛痛疼难忍,咳嗽多年不止:天花粉不拘多少,每服二钱,用石膏豆腐卤调服。 (《滇南本草》)⒂治疮疹入眼成翳:栝蒌根半两,蛇皮二钱。 上同为细末,用羊肝一个,批开,入药末二钱,麻缠定,米泔煮熟,频与食之。 未能食肝,乳母多食。 (《阎氏小儿方论》)临床应用用于引产:对中期妊娠、死胎、过期流产的引产具有疗效高、方法简便、出血少等优点。 制剂与用法:㈠注射用天花粉:注射前先用生理盐水将天花粉稀释至每毫升含2微克的浓度,取0. 05毫升注射于前臂屈侧皮内,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如属阴性者可深部肌肉注射0. 2毫克天花粉作试探试验,观察2小时如无反应,即可深部肌肉注射5~8毫克。 据2000例左右中期妊娠、死胎、过期流产的引产观察;成功率达95%左右,其中死胎引产效果更为突出。 平均引产时间:中期妊娠一般在6天左右,死胎在3~5天以内。 注射后通常在6~8小时出现发热、头痛、咽喉痛、关节酸痛、颈项活动不利等副作用,局部出现疼痛及红斑;少数发生皮疹,恶心呕吐;个别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胸闷,气急,腹胀,肝脾肿大,甚至过敏性休克等。 反应重者须及时抢救,以免造成不良后果;一般轻度反应可在2~3天后自行消失,用异丙嗪处理后能减轻。 对心、肝、肾疾病伴功能不良,严重贫血及精神病患者慎用。 ㈡取天花粉1克、猪牙皂粉0. 5克,加水调成糊状,纱布包扎,放入阴道后穹窿处,经24小时能迫使中期妊娠、死胎、过期流产、葡萄状眙块等自然排出。 一般出血不多,痛苦不大,经过顺利。 应用147例,成功率达93. 2%。 ㈢取花粉素70~80毫克,牙皂素40毫克混匀装入胶囊。 用时取1粒放入阴道后穹窿。 一般经12~24小时出现畏寒、发烧、关节疼痛等副作用,约持续2天左右。 上药后4小时测体温、脉搏、血压,如体温超过38. 5℃或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时,应即予脱敏、对症处理,以免意外。 用药期间宜多饮水。 一般在3~6天内可自然分娩。 观察1046例;1次成功973例,成功率为93%。 但㈡㈢两法副作用严重,现少采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天花粉拼音注音Tiān Huā Fěn别名栝楼根、白药、瑞雪、天瓜粉、花粉、屎瓜根、栝蒌粉、萎粉英文名Mongolian Snakegourd Root, Snakegourd Root出处出自《雷公炮制论》。 1. 《唐本草》:今用栝楼根作粉,如作葛粉法,洁白美好。 2. 《本草正义》:药肆之所谓天花粉者,即以萎根切片用之,有粉之名,无粉之实。 其捣细澄粉之法,《千金方》已言之。 今吾嘉人颇喜制之,载入邑乘,视为土产之一。 法于冬月掘取萎根,洗尽其外褐色之皮,带水磨细,去滓澄清,换水数次,然后曝干,晶莹洁白,绝无纤尘,沸汤沦服,虽稠滑如糊而毫不粘滞,秀色鲜明,清澈如玉,与其它市品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及中华栝楼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T. roswthornii Harms采收和储藏:春、秋季均可采挖,以秋季采者为佳。 挖出后,洗净泥土,刮去粗皮,切成10-20cm长段,粗大者可再切对开,晒干。 用唷黄熏白。 生境分布药材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主产河南、广西、山东、江苏、贵州、安徽等地。 以河南产量大、质量优,习称安阳花粉。 原形态攀援藤本,长可达10m。 块根圆柱状,肥厚,富含淀粉。 茎较粗,多分枝,具纵棱及槽,被白色伸展柔毛。 叶互生;叶柄长3-10cm,具纵条纹,被条柔毛;卷须3-7分歧,被柔毛;叶片低质,轮廓近圆形或近心形,长宽均约5-20cm,常3-5(-7)浅裂至中裂,稀深裂或不分裂而仅有不等大粗齿,裂片菱状倒卵形、长圆形,先端钝,急尖,边缘常再浅裂,基部心形,弯缺深3-4cm,表面深绿色,粗糙,背面淡绿色,两面沿脉被长柔毛状硬毛,基出掌状脉5条,细脉网状。 雌雄异株;雄总状花序单生或与一单花并生,或在枝条上部者单生,总太花序长10-20cm,粗壮,具纵棱及槽,被微柔毛,顶端有5-8花,单花花梗长约15cm,小花梗长约3mm,小苞片倒卵形或阔卵形,长1. 5-2. 5(-3)cm,宽1-2cm,中上部具粗齿,基部具柄,被短柔毛;花萼筒筒状,长2-4cm,先端扩大,径约10mm,中、下部径约5mm,被短柔毛,裂片披针形,长10-15cm,宽3-5mm,全缘;花冠白色,裂片倒卵形,长约20mm,宽约18mm,先端中央具1绿色尖头,两侧具丝状流苏,被柔毛;花药靠合,长约2mm,径约4mm,花丝分离,粗壮,被长柔毛;雌花单生,花梗长7. 5cm,被柔毛;花萼筒圆形,长2. 5cm,径1. 2cm,裂片和花冠同雄花;子房椭圆形,绿色,长2cm,花柱长2cm,柱头3。 果实椭圆形,压扁,长11-16mm,宽7-12mm,淡黄褐色,近边缘处具棱线。 花期5-8月,果期8-10月。 性状性状鉴别 锤形或瓣块状,长8-40cm,直径2-5cm。 外皮黄桂冠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外皮刮去后较光滑,黄白色,有横皱纹及残留栓皮斑埠,纵剖面可见黄色纵条纹。 质坚实,断面淡黄白色,粉性,导管孔明显,略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苦。 中华栝楼根 去皮者浅灰黄色至棕共同色,断面淡灰黄色,粉性稍差;具皮者显灰棕色,有网状皱纹。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1)栝楼 木栓层为14-20列木栓细胞,黄色。 皮层有1-4列石细胞断续排列成环,三环,石细胞长方形、椭圆形或多角形,长至180μm,直径至140μm。 韧皮部较窄。 形成层不明显。 木质部宽广,导管3-5(-10)个成群,或单个散在,直径至360μm,次生木质部束常排列为1次二歧状,有的木质部导管附近常有木间韧皮部。 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中华栝楼 石细胞类方形或不规则则形,边缘常有短角状突起或分枝状,长至250μm,直径至100μm;导管直径至465μm。 粉末特征:(1)栝楼 淡黄白色。 ①淀粉粒单粒较少,类圆形,直径5-35(-45)μm,脐点点状、短缝状或人字状,大粒层纹明显;复粒多见,由2-14(-18)分粒组成,常有1-3个大分粒与10多个小分粒复合。 ②石细胞类方形、类长方形、类三角形或类圆形,少数有短钝的突起或分枝,直径40-140μm,有的长达180μm壁厚4-15(-20)μz,有的一侧壁较薄,纹孔、孔沟细密,层纹多不明显。 ③具缘纹孔导管多破碎,完整者直径约至400μm,具缘纹孔直径6-9μm,排列紧密。 ④木纤维多为纤维管胞,常碎断,直径30-50μm,壁厚4-8μm。 此外,有木薄壁细胞及韧皮纤维。 (2)中华栝楼 淀粉粒直径2-50μm;复粒由2-9分粒组成。 石细胞类方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常有短角状突起或分枝状,长至250μm,直径至100μm。 毒性副反应与毒性:给雌狗肌内注射注射用天花粉,一般呈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以至拒食,剂量0. 2-2mg/kg,副反应经3-5日恢复,但3-4mg/kg者大多经1-2周后死亡;用药狗的白细胞总数升高达3万-4万/mm3;嗜中性白细胞百分率可增至90%,一般经1周后降至正常;心电图观察,0. 2-2mg/kg组有暂时性ST段降低现象,经2-3日恢复,3-4mg/kg组ST段随病程逐渐下降,T波倒明显,个别出现早搏现象;对肝、肾功能影响,给狗3-4mg/kg剂量时,SGPT显着升高,NPNl高可达200mg/kg左右,同时有血钠、血氯下降,血钾升高,CO2结合力降低,呈现代谢性酸中毒;病理检查,0. 2-2mg/kg组出现全身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扩张、淤血,肝、肾实质性细胞轻度变性,3-4mg/kg者尚出现多种器官出血点及肾脏近曲小管大片坏死,有的出现肝实质细胞小灶坏死;药物抗原性测定,小鼠皮下注射均有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对人体皮试与血清抗体测定,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故皮试对预防天花粉过敏反应有定意义;小鼠皮下注射,观察10天,其半数致死量为0. 6mg/只以上;孕妇引产副反应,一般为发热38. 5℃左右,并伴有四肢酸痛、咽喉痛、头痛、颈项不利,注射局部痛及胎盘粘连等,体温升高一般认为是机体对异性蛋白的保护性反应,在流产后即恢复,而胎盘粘连则认为是引起的炎症过重不利的一面,故用药后应密切观察。 成年雌犬肌肉注射不同剂量的天花粉蛋白制剂,小剂量组(人引产剂量的3-6倍)可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以至拒食,经2-5日逐渐恢复。 有暂时性ST段降低。 少部分犬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并出现全身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扩张瘀血,肝、肾实质细胞轻度变性。 大剂量组(人引产剂量的9-12倍),大部分犬在1-2周后严重衰竭而死亡,心电图ST段随病程逐步降低,T波明显倒置,个别出现多发性早搏现象。 同时出现肝肾实质细胞坏死及呈代谢性酸中毒等天花粉蛋白的毒性程度与纯度有一定的关系。 小鼠半数致死量测定天花粉2. 26mg/只,天花粉蛋白粗制剂0. 6mg/只,透析天花粉蛋白0. 29mg/只,结晶天花粉蛋白0. 236mg/只。 化学成分1从鲜根汁中分离出天花粉蛋白(TCMLIBicho-santhin)[1]。 还得到多种氨基酸:α羟甲基丝氨酸(α-hydrox-ymethylser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瓜氨酸(thrionine),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苏氨酸(threonine),甘氨酸(glycine),缬氨酸(valine),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组氨酸(histidine),赖氨酸(lysine),精氨酸(arginine),鸟氨酸(ornithine)以及肽类(peptide),核糖(ribose),木糖(xylose),阿拉伯糖(arabinose),葡萄糖(glucose),半乳糖(galac-tose)[2]等;根含具有隆血糖作用的多糖;栝楼根多糖(TCMLIBichosan)A,B,C,D,E[3];根茎含具有抗癌和免疫活性的多糖,系由葡萄糖,半乳糖,果糖(fructose),甘露糖(mannose),木糖和小量蛋白质组成[4]。 鲜根还含7-豆甾烯-3β-醇(stigmasta-7-豆甾烯-3β-醇-3-O-β-D-吡喃葡萄糖甙(stigmasta-7-en-3β-3-O-β-D-glucopyranoside),泻根醇酸(bryonolic acid),葫芦苦素(cucur-bitacin)B及D、23,24-二氢葫芦苦素(23,24-dihydrocucurbitacin)B[5]. 药理作用1. 致流产和抗早孕作用:1. 1. 注射用天花粉对早孕兔子宫收缩的影响:实验用成熟雌兔。 以交配日作为妊娠第1日。 妊娠第10日时,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经腹部切口将连有细塑料管的乳胶水囊(容积约1ml)置入一侧子宫腔内。 细塑料管经腹部和背部皮下,从颈部引出。 腹部创口缝复。 次日起在清醒状态下记录手术兔的宫内压变化。 描记子宫活动时,将细塑料管和乳胶囊以水充盈,塑料管与压力换能器连接,通过记录仪描记子宫收缩活动曲线。 所有实验兔在给药前均先记录子宫自发活动,并作催产素试验,即由兔耳缘静脉注射合成催产素(上海第十制药厂产品)0. 1单位后,观察子宫反应。 给药后24,48,72小时重复记录子宫自发活动和催产素试验。 实验共分4组,每组用兔4-5只。 对照组:不给任何药物,仅肌肉注射生理盐水0. 5ml/兔;天花粉组:妊娠第11日时,肌注注射用天花粉(上海生化制药厂产品,系天花粉蛋白的粗提物的无菌冷冻干燥制剂,每安瓿含2mg),2mg/kg;甲地孕酮10日天花粉组:于注射天花粉前1小时,肌肉注射甲地孕酮混悬液(由上海第十二制药厂提供)10mg/kg;消炎痛加天花粉组:除肌肉注射天花粉(2mg/kg)外,同时还于妊娠第11、l2、l3日时,肌肉注射消炎痛(以麻油配制),每日2次,每次剂量5mg/kg。 实验结果表明,早孕兔的子宫处于完全的静息状态,对催产物质的刺激缺乏反应,但注射足够量的天花粉后24或48小时,就见子宫自发活动逐渐加强,子宫对催产物质的反映性也明显提高。 此外,上述实验还证明,天花粉在一定剂量时,对突也有明显抗早孕作用。 它可使胚泡坏死、液化,终致完全吸收。 天花粉对兔子宫肌的激活作用,虽可被补充外源性孕激素或应用前列腺素合成抑制所防止,但天花粉的抗早孕作用却不被对抗。 这一结果提示天花粉终止妊娠的作用,并非继发于激素分泌的抑制,或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支持天花粉直接作用于胎盘滋养层细胞终止妊娠的结果。 另有报道,取家兔子宫角1. 5cm左右悬挂于通气钩上,置玛氏浴槽中,其中有营养液50ml,通以95%O2和5%CO2的混合气体,水浴37℃,子宫活动用杠杆描记于记纹鼓上。 先描记子宫自发活动30分钟,然后再加入15-甲基前列腺素F2a(15-甲-PGF2a),测定子宫张力或收缩频率和幅度增加的15-甲-PGF2d最低阈值浓度。 对照组动物共进行了6只离体子宫实验,除一个子宫有自发节律收缩外其余5只子宫均无自发收缩,加入15-甲-PGF2a引起张力增加的最低阈浓度为10-1000mg/ml,天花粉组进行离体实验的6只子宫中有5只子宫有明显自发节律收缩,仅一只子宫无自发收缩,加入15-甲-PGF2a引起兴奋的最低阈浓度为l-10mg/ml。 实验表明,天花粉能使假孕兔子宫于用药后24小时自发收缩活动增加。 1. 2. 注射用天花粉对假孕兔子宫孕酮受体(P-R)和雌醇受体(E-R)的影响:取健康成熟雌兔,体重2. 5kg以上,静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单位以产生假孕,注射当天作为假孕1日,然后将动物分成2组,每组7-8只。 于假孕第6日、7日给天花粉组每天肌肉注射天花粉注射剂(上海生化制药厂生产,临用前用生理盐水溶解到5mg/2ml)2mg/kgl次。 对照组每天注射生理盐水0. 8ml/kgl次。 于第8日由耳缘静脉取血2ml于含肝素(约0. 5mg)的离心管中,离心得血浆供测孕酮用。 然后将兔放血处死,立即剖腹取下子宫,剪取一段子宫放入营养液中,供进行离体子宫实验,其余部分用冰生理盐水洗3次,剪碎后与缓冲液按1:3(W/V)比例混合,置于匀浆管中,在低温条件下制成匀浆,供受体测定用。 P-R、E-R的测定和KA值的求得采用放射受体测定法,参考Rayard等和Andersan等的方法结合本实验条件略加修改。 按Loury法测定子宫胞质液的蛋白含量,二苯胺法测定子宫细胞核的DNA含量,胞质液受体fmol/mg蛋白表示,核受体是以fmol/mgDNA表示。 作Scatchardplot求得孕酮和P-R及雌二醇和E-R的KA值。 血浆孕酮浓度测定按horneycroft报告的方法,以11a羟孕酮琥珀酸酐牛血清蛋白为抗原,对家兔进行免疫,抗血清效价1:2000以上。 实验结果表明,假孕第八天子宫胞质液和细胞核的P-R含量经t测验,两组间有显着差异,说明注射天花粉后,能使假孕兔子宫的P-R含量降低。 作Scatchardplot求得孕酮和胞质液P-R的KA值:对照组KA=1. 08x10(9)M-1,天花粉组KA=0. 28x10(9)M,说明天花粉使孕酮和P-R的亲和力明显下降。 假孕第八天子宫胞质液和细胞核的E- R含量,经t测验,二组间无明显差异,雌二醇和E-R的KA值:对照值KA=1. 01x10(9)M-1,天花粉组KA=1. 1×10(9)M-1,两组间也无显着差异,表明天花粉组对假孕兔子宫E-R无明显影响。 假孕兔第8日血浆孕酮浓度对照组与天花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一般认为子宫活动受激素调节,Csapo等报道妊娠子宫所以处于静息状态,是与体内血浆孕酮浓度较高有关,妊娠兔子宫活动可被孕酮所阻抑,并使之对催产素和前列腺素均不敏感。 束怀德等。 曾报导天花粉能使妊娠兔子宫自发收缩活动增加,认为这种作用可能与天花粉损伤胚胎,使体内孕酮水平下降及促使蜕膜释放前列腺素有关。 实验采用假孕兔测得第8日的血浆孕酮浓度,与Balduin等,报道的同期孕兔血浆孕酮浓度相近,注射天花粉后孕酮浓度并不下降,与对照血相似,但能使子宫自发收缩明显增加,说明天花粉对胚胎和蜕膜的损伤以及继发的孕酮下降,可能不是天花粉引起子宫自发收缩增加的主要机理。 Hai等报道妊娠大鼠在临床前子宫细胞核中P-R含量下降,认为临床子宫活动增加是由于子宫内P-R含量减少所致。 实验曾观察到15-甲-PGF2a对假孕兔有溶黄体作用,血浆孕酮浓度于注射15-甲-PGF2a后24小时下降到极低水平,此时子宫P-R受体含量增加,子宫并无明显自发收缩仍处于静息状态。 天花粉不改变假孕兔血浆孕酮浓度,但使子宫P-R含量降低并使孕酮与P-R的亲和力下降,而同时子宫自发收缩活动明显增加。 因此设想,天花粉使子宫P-R含量减少和使孕酮与P-R的亲和力降低,可能是天花粉使子宫自发收缩活动增加的重要机理,子宫P-R可能与子宫活动调节有关。 1. 3. 天花粉对小鼠抗早孕的作用:取成熟雌、雄小鼠以2:1合笼,每日上午检查阴道,以发现阴栓日为妊娠1日。 于妊娠4、5日,每日皮下注射l次天花粉每10g体重注射0. 1ml,于妊娠第8天解剖,记录妊娠动物数。 天花粉剂量为10、5、2. 5、1. 25、0. 625mg/kg时,妊娠抑制率分别为100%、81. 17%、47. 16%、47. 16%和12. 69%,用简化机率单位法算得天花粉抗早孕作用半数有效量为1. 78±0. 28mg/kg。 文献报道,单独给予天花粉0. 4mg肌肉注射,对早孕小鼠的抑制效果并不理想。 上述实验也观察到天花粉能终止小鼠早期妊娠,作用随剂量增加而提高,但在采用使妊娠抑制率达到80%以上的剂量时,可使小鼠体重明显减轻,对机体产生一定毒性。 这说明在临床上可能因受到药物毒性的限制,不能通过增加天花粉的剂量来达到提高疗效和缩短流产时间的目的。 1. 4. 外源性甲地孕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天花粉抗早孕作用的影响方法同上。 于妊娠4、5日,每日皮下注射天花粉10mg/kg,同时皮下注射甲地孕酮水混悬液50mg/kg,或腹腔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I. U,妊娠8日解剖,记录妊娠动物数。 结果见表3。 合并注射的两组妊娠抑制率均下降。 且胚胎均较对照组为小,其中有的与子宫内膜分离,游离于子宫腔内。 1. 5. 大花粉与15-甲-PGF2a合并用药对小鼠的抗早孕作用:方法同上。 于妊娠4、5日,每日皮下注射天花粉0. 625mg/kg,同时皮下注射l5-甲-PGF2a0. 0125mg/kg,每日上、下午各1次。 已知该剂量15-甲-PGF2a对早孕小鼠妊娠抑制率为20%。 至妊娠8日解剖,记录妊娠动物数。 结果如表3所示。 天花粉与15-甲-PGF2a合并用药组,所有12只小鼠均不妊娠。 二药合用所得的小鼠妊娠抑制率为100%(即ED100)。 这表明15-甲-PGF0. 0125mg/kg与天花粉0. 625mg/kg合用时,抗早孕作用不是相加,而是增加。 1. 6. 结晶天花粉蛋白脂质体对小鼠的抗早孕作用:选取6-8周体重20-22g健廉雌鼠,按雌雄2:1合笼,发现阴栓者为妊娠第一天。 将见栓的雌鼠随机分组,每组10-15只。 于妊娠第六天按下列实验设计组给药:第1组结晶天花粉蛋白脂质体(Trichosanthin一Liposome,TL),剂量为每只小鼠注射TL2ug,4ug与8ug,第2组每只注射天花粉40ug;第3组每只注射空白脂质体0. 5ml;第4组每只注射盐水0. 5ml,作为正常对照。 注药后d5解剖小鼠,观察其子宫胚胎发育情况。 结果表明,TL抗早孕剂量为2ug/只,而单纯天花粉剂量为40ug/只,其抗早孕率各为66. 7%与70%。 说明小剂量TL即有明显的抗早孕活性。 TL体外释放试验证实,6小时其释放率为4. 6%,72小时达68. 2%。 提示脂质体在节胃药物以及避孕研究的应用是大有可为的。 1. 7. 天花粉脂质体对早孕鼠血清孕酮水平的影响:取妊娠6日的小鼠腹腔分别注射不同剂量TL溶液,注药后5日,眼眶放血,收集血清。 以放射免疫测定分析孕酮水平。 妊娠鼠TL抗早孕的血清孕酮变化。 实验结果提示,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血清孕酮含量差异显着(P 发布时间:2024-06-30 09:09:05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yao/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