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天冬 内容: 《中国药典》:天冬拼音注音Tiān Dōnɡ别名天门冬、明天冬、天冬草、倪铃、丝冬、赶条蛇、多仔婆英文名RADIX ASPARAGI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Merr. 的干燥块根。 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 注:同属植物多刺天门冬Asparagus spinosissimus Wang et S. C. Chen。 分布于西藏,当地也作天冬入药。 性状本品呈长纺锤形,略弯曲,长5~18cm,直径0. 5~2cm。 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浅不等的纵皱纹,偶有残存的灰棕色外皮。 质硬或柔润,有黏性,断面角质样,中柱黄白色。 气微,味甜、微苦。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炮制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切薄片,干燥。 鉴别本品横切面:根被有时残存。 皮层宽广,外侧有石细胞,石细胞浅黄棕色,长条形、长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32~110 μm,壁厚,纹孔及孔沟极细密,有的断续排列成环;黏液细胞散在,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椭圆形黏液细胞中,针晶长40~99μm。 内皮层明显。 中柱韧皮部束和木质部束各31~135 个,相互间隔排列,少数导管深入至髓部,髓细胞亦含草酸钙针晶束。 归经归肺、肾经。 性味甘、苦,寒。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6~12g。 摘录《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天冬拼音注音Tiān Dōnɡ别名大当门根英文名Radix Asparagi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H)Merr. 的根。 秋、冬季采挖,除去须根人沸水中煮或蒸,除去外皮,微火烘干或用硫磺熏后再烘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亦栽培于庭园。 分布我国中部、西北、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原形态攀援状多年生草本。 茎细,有纵槽纹。 叶状枝2~3枚簇生叶腋,线形,扁平,长1~3cm,宽1mm左右,叶退化为鳞片,主茎上的鳞状叶常变为下弯的短刺。 花1~3朵簇生叶腋,黄白色或白色;花被片6;雌蕊1,子房3室。 浆果球形,熟时红色。 花期5月。 性状块根长圆纺锤形,长6~20cm,中部直径0. 5~2cm。 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呈油润半透明状。 干透者质坚硬而脆,未干透者质柔软,有粘性,断面蜡质样。 味甘、微苦。 化学成分含多种螺旋甾甙类化合物天冬甙-Ⅳ~Ⅶ(Asp-Ⅳ~Ⅶ);天冬酰胺、瓜氨酸、丝氨酸等近20种氨基酸,以及低聚糖Ⅰ~Ⅶ;并含有5-甲氧基-甲基糠醛(5-methoxy-methylfurfural)。 性味性寒,味甘、苦。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白喉。 摘录《中药大辞典》 发布时间:2024-06-29 09:18:42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yao/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