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冲天果 内容: 《全国中草药汇编》:冲天果别名闹鱼藤、冲天子、毒鱼藤来源豆科冲天果Millettia ichthyoctona Drake,以根、叶、果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 性味苦、辛,凉。 有大毒。 功能主治消肿拔毒,止痒。 治秃顶:煎水外洗。 疮疖红肿,异物入肉,皮疹,皮肤瘙痒: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还可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等。 民间亦用作毒鱼药,农药等。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冲天果拼音注音Chōnɡ Tiān Guǒ别名冲天子、毒鱼藤、闹鱼藤、乔木鸡血藤。 英文名Naoyu Millettia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扁果崖豆藤的根和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llettia ichthyoctona Drak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鲜用或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热河谷地区的山坡、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原形态扁果崖豆藤 乔木,高达15m。 小枝无毛或被疏毛。 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12-17cm;无托叶;叶柄长2-3cm;小叶5-7顶生小叶柄长约1. 5cm,叶片歪卵形、长圆状卵形或近椭圆形,长5-8cm,宽1. 5-3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两侧不等大,上侧耳状,下侧截平,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侧脉7-8对。 总状花序近枝端腋生,长8-12cm,花序轴被细毛;花疏生;花梗长l-1. 8cm;花长约1. 5cm,玫瑰红色;花萼钟状,被疏毛,5齿裂;蝶形花冠,芳香;雄蕊10,二体。 荚果扁平,倒卵状,略弯曲,先端较大,中部以下渐小,果长约8cm,宽约2. 5cm。 种子2-4颗。 花期2-4月,果期5-6月。 化学成分根及含鱼藤酮(rotenone)和类鱼藤酮(rotenoids)等有毒成分。 归经心经性味苦;辛;凉;大毒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活血祛风。 主痈疮疖肿;湿疹瘙痒;癣疥;癞痢头;跌打损伤;骨折;外伤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叶、果:味苦、辛,性凉。 有消肿拔毒,止痒的功能。 用于秃顶、疮疖红肿。 皮疹,皮肤瘙痒、急性肠胃炎,跌打损伤、骨折、刀枪伤。 摘录《中华本草》 发布时间:2024-12-23 09:09:59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yao/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