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六月青 内容: 《全国中草药汇编》:六月青别名汗斑草来源爵床科六月青Goldfussia psilostachys (C. B. Clarke ex W. W. Smith)Brem. ,以茎、叶入药。 生境分布广西。 性味淡、微辛,凉。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行血散瘀。 毒蛇咬伤:鲜茎2~4两,捣烂取汁约30~50毫升,加好白酒1~2两,炖温,一次服完,日服2次。 并取鲜叶捣烂,与好白酒调匀,炖温,外敷前额囱门处(先将该处头发剃光)包扎固定,经常洒上少许好白酒,保持药物湿润,每日换药一次。 跌打肿痛:用茎、叶捣烂,酒炒热外敷。 疮、疖肿痛:用鲜茎、叶加红糖少许,共捣烂外敷。 用法用量孕妇慎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六月青拼音注音Liù Yuè Qīnɡ别名汗斑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细穗金足草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ldfussia psilostachys (C. B. Clarke ex W. W. Smith) Bremek. [Strobilanthes psilostachys C. B. Clarke ex W. W Smith]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多凛鲜用。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湿润的沟边或山谷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原形态细穗金足草 多年生草本。 下部茎卧地而生,节处生根。 幼枝被白色长柔毛叶白带粉红色长柔毛,茎节膨大。 叶对生;叶柄长约3cm,被毛;叶片纸质;卵形或宽卵形,长6-9cm,宽4-5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有锯齿和缘毛,上面深绿色,常有小块状白斑,下面淡绿色,两面疏生白色长柔毛,脉上优多;侧脉4-6对,绿色或有时带红色,穗状花序顶生或侧生,长约8cm;苞片卵形,被金黄色长柔毛;萼5裂,被金黄色长柔毛;花粉红色,花冠筒粗短,冠檐5裂,裂片近等大或近唇形;雄蕊4,二强,伸出花冠外;子房上位,2室,每室有2个胚珠。 蒴果下部不为柄状。 有种子4颗。 花期8-10月。 性味味微辛;苦凉注意孕妇镇服。 《广西本草选编》:"孕妇慎服。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主疮疖肿毒;汗斑;跌打肿痛;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发布时间:2024-12-17 09:14:53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yao/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