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元宝草 内容: 《全国中草药汇编》:元宝草拼音注音Yuán Bǎo Cǎo别名合掌草、上天梯、叫子草、帆船草、对经草、叶抱枝、对月草、对月莲、大叶对口莲、穿心草来源为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元宝草Hypericum sampsonii Hance的全草。 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 5~1米。 须根纤细而短。 茎圆柱形,有分枝,通体光滑无毛。 单叶交互对生,二叶基部完全合生一体似船形,而茎贯穿中间,叶片长椭圆形状披针形。 秋季茎顶抽聚伞花序,花梗纤细,花瓣5,卵形,黄色。 朔果卵形,具黄褐色腺体。 种子细小。 性味辛、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凉血止血。 用于小儿高热,痢疾,肠炎,吐血,衄血,月经不调,白带;外用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乳腺炎,烧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或干品研末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元宝草拼音注音Yuán Bǎo Cǎo别名茅草香子(《简易草药》),灯台、双合合(《植物名实图考》),对叶草(《草木便方》),对月草(《分类草药性》),对月莲(《贵州民间方药集》),小黄心草、宝心草、瓦心草(《广西中兽医药植》),穿心草(《江苏植药志》),叫叫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排草、对经草(《江西民间草药》),红旱莲、宝塔草(《浙江民间草药》),佛心草(《四川中药志》),穿心箭、蜻蜓草(《杭州药植志》),对莲、离根香、当归草、小连翘(《泉州本草》),蛇开口、养子草、野旱烟、叫珠草、翳子草、烂肠草(《湖南药物志》),蛇喳口(《贵出处《本草从新》来源为藤黄科植物元宝草的全草。 6~7月采收,拔取全草,除去泥沙杂质,晒干。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路旁。 我国长江流域南至台湾均有分布。 产江苏、浙江、四川等地。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60厘米,光滑无毛。 茎直立,分枝,圆柱形;叶对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约3~6厘米,宽约2厘米,先端钝圆,全缘,两叶基部连合为一体,而茎贯穿其中,上面绿色带紫红色,下面灰绿色,密生黑色腺点。 聚伞花序顶生,花小,黄色;萼片5,椭圆形,不等大,有黑点;花瓣5,广倒卵形,几与萼等长;雄蕊3束,子房3室,花柱3个。 蒴果卵圆形,3室,长约7毫米,具赤褐色腺点。 花期6~7月。 性状干燥全草常碎断。 根长约3~7厘米,支根细小,呈棕黄色。 茎圆形,光滑,外表棕黄色,粗约2~5毫米;节微突起,基部节较密,顶端节渐稀,并有细小分枝,质脆易断,断面中空。 叶多皱缩破碎,呈茶褐色,叶背以扩大镜观察,有黑色的圆形腺点。 叶基部两两相连,呈元宝状。 较老的茎梗顶端有黄色小花。 果实细小。 以干燥、色泽棕黄、有叶片者为佳。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脾二经。 "性味苦辛,凉。 ①《本草从新》:"辛,寒。 "②《四川中药志,:"味苦,性平,无毒。 "③《湖南药物志》:"苦,寒,有毒。 "注意①《四川中药志》:"无瘀滞者忌服,孕妇慎用。 "②《泉州本草》:"多服破气,令人下利。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解毒。 治吐血,衄血,月经不调,跌扑闪挫,痈肿疮毒。 ①《本草从新》:"补阴。 治吐血,衄血。 "②《百草镜》:"治跌扑闪腰挫疼,痈毒。 "③《简易草药》:"治痧症。 "④《植物名实图考》:"治乳痈。 "⑤《草木便方》:"止血,定痛,利便,通经,下乳,催生。 "⑥《分类草药性》:"治痒子;去瘀血,生新血。 治月经不调。 "⑦《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冷宫黑经;又镇咳,止盗汗。 "⑧《湖南药物志》:"治疮疖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 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阴虚咳嗽:元宝草一至二两,红枣七至十四枚。 同煎服。 (《浙江民间草药》)②治咳嗽出血:鲜元宝草二两(干者一两),与猪肉炖服,连服五至七次。 (《泉州本草》)③治慢性咽喉炎,音哑:元宝草、光叶水苏、苦蘵各一两,筋骨草、玄参各五钱。 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④治月经不调:月月开、益母草、对月草各一两,干酒一杯,加水煎,分三次服。 (《重庆草药》)⑤治赤白下痢,里急后重:元宝草煎汁冲蜂蜜服。 (《浙江民间草药》)⑥治乳痈:元宝草五钱。 酒、水各半煎,分二次服。 (《江西民间草药》)⑦治跌打扭伤肿痛:鲜元宝草根五钱,酒、水各半煎服;另用元宝草叶,加酒酿糟同捣匀敷伤处。 (《江西民间草药》)⑧治蛇咬伤、指疡:鲜元宝草捣罨患处。 (《浙江民间草药》)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元宝草拼音注音Yuán Bǎo Cǎo别名相思、灯台、双合合、对月草、大叶对口莲、穿心箭、排草、对经草、对口莲、刘寄奴、铃香、对叶草、蛇喳口、对月莲、穿心草、红无宝、尖金花、王不留行、大甲母猪香、叶抱枝、红旱莲、宝塔草、蛇开口、莽子草、野旱烟、叫珠草、翳子草、烂肠草、晴蜓草、大刘寄奴、哨子草、散血丹、黄叶连翘、蜡烛灯台。 英文名Sampson St. Johns wort Herb, Herb of Sampson St. Johns wort出处出自《本草从新》。 《纲目拾遗》:元宝草有两种,一种两叶包茎,亦对节生;一种独叶,茎穿叶心。 入药以独叶者为胜。 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元宝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ericum sampsonii Hanc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坡草丛中或矿野路旁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台湾。 原形态元宝草 多年生草本,高约65cm,全体平滑无毛。 茎单立,圆柱形,基部木质化,上部具分枝。 单叶对生;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基部木质化,上部具分枝。 单叶对生;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长3-6. 5cm,宽1. 5-2. 5cm,先端钝,基部完全合生为一体,茎贯穿其中心,两端略向上斜呈元宝状,两面均散生黑色斑点及透明油点。 二歧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径7-10mm;萼片5,其上散生油点及黑色斑点;花瓣5,黄色;雄蕊多数,基部合生成3束;花药上具黑色腺点;子房广卵形,有透明腺点,花柱3裂。 蒴果卵圆形,长约8mm,3室,表面具赤褐色腺体。 种子多数,细小,淡褐色。 花期6-7月,果期8-9月。 栽培1. 气候土壤:性喜温暖,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较好。 2. 种植:用种子繁殖。 四川地区在3-4月播种。 播前,将土地深翻,敲细整平,开1. 3m宽的高畦,横开播种沟,深7-10cm,播幅10cm,沟心距约25cm,施人畜粪水后,把拌有草木灰和人畜粪水的种子匀播沟里,每亩用种子3-4两,播后盖草木灰1cm厚。 3. 出苗后,施清淡人畜粪水提苗。 苗高6cm时,结合中耕除草,匀苗、补苗,使每隔9-12cm有苗1株,并追肥1次。 6月、10月各再行中除、追肥1次。 4. 病虫害防治:病害有白粉病,可用0. 2-0. 3度的石灰硫黄合剂防治。 虫害有蚜虫,可用乐果防治。 性状性状鉴别 根细圆柱形,稍弯曲,长3-7cm,支根细小;表面淡棕色。 茎圆柱形,直径2-5mm,长30-80cm;表面光滑,棕红色或黄棕色;质坚梗,断面中空。 叶对生,两叶基部合生为一体,茎贯穿于中间;叶多皱缩,展平后叶片长椭圆形,上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下表面灰白色,有众多黑色腺点。 聚伞花序顶生,花小,黄色。 蒴果卵圆形,红棕色。 种子细小,多数。 气微,味淡。 以叶多,带花、果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 皮层细胞5-6列,外侧2列细胞含叶绿体;内皮层明显。 韧皮部窄;木质部宽,由导管及木纤维组成;射线宽1列细胞。 髓中空。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弯曲,气孔不等式。 叶片横切面观:在海绵组织中可见圆形的分泌腔,直径60-122μm,表面观分泌腔不清晰。 化学成分含金丝桃素(hypericin)。 鉴别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回流提取5h,滤过,滤液浓缩近干,加入聚酰胺粉1g拌和后,干燥,移置于装有1. 5g聚酰胺的小柱中,用氯仿洗涤以除去杂质,然后用甲醇洗脱,洗脱液浓缩至5ml,供下述试验:(1)取上述提取液1ml,加镁粉少量及浓盐酸数滴,在水浴上加热,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橘红色。 (检查黄酮)(2)取上述提取液2ml,加入10%氯化钙溶液及浓氨水各1滴,产生大量土黄色沉淀。 (检查黄酮)归经肝;脾经性味苦;辛;寒注意1. 《四川中药志》:无瘀滞者忌服,孕妇慎用。 2. 《泉州本草》:多服破气,令人下利。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活血调经;被动风通络。 主吐血;咯血;衄血;血淋;月经不调;痛经;白带;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腰腿痛;外用还可治头癣;口疮;目翳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 外用:适量,鲜品洗净捣敷,或干品研末外敷。 各家论述1. 《本草从新》:补阴。 治吐血,衄血。 2. 《百草镜》:治跌扑闪腰挫疼,痈毒。 3. 《简易草药》:治痧症。 4. 《植物名实图考》:治乳痈。 5. 《草木便方》:止血,定痛,利便,通经,下乳,催生。 6. 《分类草药性》:治痒子;去瘀血,生新血。 治月经不调。 7. 《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冷宫黑经;又镇咳,止盗汗。 8. 《湖南药物志》:治疮疖肿毒,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发布时间:2024-12-10 09:10:23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yao/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