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角叶风毛菊 内容: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角叶风毛菊别名白牛蒡根、翻白叶、毛叶威灵仙、大叶防风来源菊科三角叶风毛菊Saussurea deltoidea (DC.) C. B. Clarke,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台湾、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 性味淡,微温。 有香气。 功能主治健脾消疳,催乳,祛风湿,通经络。 主治产后乳少,白带过多,消化不良,腹胀,小儿疳积,骨折,病后体虚,并治胃寒痛,风湿骨痛。 用法用量3~5钱。 外用全草适量,配方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三角叶风毛菊拼音注音Sān Jiǎo Yè Fēnɡ Máo Jú别名白牛蒡根、毛叶威灵仙、大叶防风、翻白叶、猪蹄叉、白紫菀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三角叶风毛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deltoidea (DC. ) C. B. Clarke [Aplataxis deltoidea D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 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缘、山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西藏等地。 原形态三角叶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80-150cm。 茎枝被蛛丝状绵毛和糠秕状短毛。 叶互生;叶片长圆形、卵状心形或三角状心形,长20-25cm,不裂或提琴状羽裂,侧裂片1-2对,顶部裂片大,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楔形的翼,边缘有粗锯齿,上部叶渐小,全部叶上面有糠秕状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柔毛;上部叶柄具翅。 头状花序单生枝顶,直径1-4cm,总苞宽钟状,长约1. 5cm,总苞片外面被蛛丝状绵毛;管状小花,多数,长2-4mm,具4棱,顶端有具齿的小冠,冠毛白色,羽毛状。 花期8-9月,果期10月。 性味味甘;微苦;性温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健脾消疳。 主风湿痹痛;白带过多;腹泻;痢疾;小儿疳积;胃寒疼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发布时间:2024-10-27 09:28:40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yao/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