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华山参 内容: 《中国药典》:华山参拼音注音Huà Shān Shēn别名热参英文名RADIX PHYSOCHLAINAE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漏斗泡囊草(华山参)Physochlaina infundibularis Kuang 的干燥根。 春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呈长圆锥形或圆柱形,略弯曲,有的有分枝,长10~20cm,直径1~2. 5cm。 表面棕褐色,有黄白色横长皮孔、须根痕及纵皱纹,上部有环纹。 顶端常有1至数个根茎,其上有茎痕及疣状突起。 质硬,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皮部狭窄,木部宽广,可见细密的放射状纹理。 具烟草气,味微苦,稍麻舌。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用时捣碎。 鉴别(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至十余列木栓细胞,最外层细胞黄棕色。 形成层环明显。 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导管数个相聚,有的导管旁有细小筛管群,为木间韧皮部。 木薄壁组织及射线有含砂晶细胞。 近中心的导管或导管群四周有时围有数层至十余层棕色扁平形木栓化细胞,内含黄棕色分泌物。 薄细胞充满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砂晶。 粉末灰白色。 淀粉粒甚多,单粒类圆形或半圆形,直径3~15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叉状;复粒由2~4分粒组成。 草酸钙砂晶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网纹导管直径17~85μm。 (2) 取本品细粉4g,加85%乙醇15ml,振摇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加 1%硫酸溶液2ml,搅拌,滤过,滤液加氨试液使成碱性,再加氯仿 2ml,振摇提取,分取氯仿液,蒸干,残渣加发烟硝酸5 滴,蒸干,放冷,残渣加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3~4 滴与氢氧化钾一小块,即显紫堇色。 (3) 取本品中粉1g,加浓氨试液-乙醇(1:1)溶液2ml湿润,再加氯仿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小心蒸干并加氯仿至 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硫酸阿托品、氢溴酸东莨菪碱、氢溴酸山莨菪碱和东莨菪内酯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 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1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白色荧光主斑点(东莨菪内酯)。 再依次喷以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试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四个棕色斑点。 性味甘、微苦,热;有毒。 注意不宜多服,以免中毒。 青光眼患者禁用。 孕妇及前列腺重度肥大者慎用。 功能主治平喘止咳,安神镇惊。 用于寒痰喘咳,心悸失眠易惊。 用法用量0. 1~0. 2g。 摘录《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华山参拼音注音Huà Shān Shē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华山参的根。 麦收后采挖。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沟谷或草地。 分布陕西、山西、河南等地。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 根粗壮,肉质,锥状圆柱形。 茎直立,被毛,常数茎丛生。 叶互生,卵形、宽卵形或三角状宽卵形,长3~7厘米,基部楔形下延,有时近截形或浅心形,全缘或微波状;叶柄长5~6厘米。 伞房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梗长达7厘米,密生白色毛茸;花萼钟形,裂片5,长椭圆形或长三角形,边缘及外面具白色毛茸,在果期膨大成球状的囊:花冠黄绿色,或边缘呈黄绿色,边缘以下呈紫褐色,裂片5,广卵形至三角形,花冠外面及边缘具毛茸;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内下方;子房2室,花柱丝状。 蒴果盖裂,包于囊状宿萼内。 种子肾形。 花期3~5月。 果期5~6月。 性状干燥根呈圆柱形,有时略弯曲,根头部粗,向下渐细,长13~30厘米,粗1~3. 5厘米,表面呈棕褐色、棕红色、乃至棕紫色,根的下部多伴有灰黄色。 根上通常附有长1~10厘米的根茎;根茎环节明显. 根头表面具横纹,根的上部或中部常有1至数个支根。 皮孔横生,色淡。 栓皮易剥落。 折断后断面平坦,呈类白色,形成层环色暗而显着,木质部约为断面的3/4,导管呈放射状排列。 臭特殊,味甘苦,略具麻舌感。 经炮制过的华山参,表面显示纵条纹样,呈金黄色半透明、灰棕色或棕褐色。 以色金黄而条纹细,具糖样气味,味甘而微苦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阿托品、东莨菪碱等生物碱,含量0. 26%。 另含氨基酸、多糖、还原糖、淀粉和甾醇类等。 药理作用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大鼠口服煎剂2克/公斤,其防御性条件反射潜伏期延长;腹腔注射1克/公斤时,除此作用外,大部分动物阳性条件反射破坏,并有部分动物分化抑制解除;腹腔注射1~4克/公斤显着降低大小白鼠和家兔的自由活动,但不降低小鼠的被动活动;狗口服2~5克/公斤,亦有明显镇静作用,但对外界刺激如声音、触觉等还有反应。 腹腔注射4克/公斤,能协同硫喷妥钠及水合氯醛对小鼠的催眠、麻醉作用,对抗苯丙胺、咖啡因对小鼠的兴奋活动。 但即使腹腔注射10克/公斤,仍不能对抗苯丙胺对小鼠的毒性作用,也不能对抗士的宁、戊四氮对小鼠引起的惊厥,不能对抗去水吗啡对狗引起的呕吐。 水或醇提取液皮下注射20~70毫克/公斤对小鼠也有明显镇静作用。 ②平喘作用水煎剂口服100毫克/公斤有明显的平喘作用(豚鼠组织胺喷雾引喘法),其有效成分似为生物碱。 ③其他作用水或乙醇提取液均能解除毛果芸香碱引起的离体兔肠之痉挛,也有对抗它所引起的家兔流涎的作用,滴眼时并可扩大家兔瞳孔。 炮制将根洗净,去粗皮,与适量甘草、麦冬、栀子、冰糖共煮后,晒干用。 性味甘微苦涩,性热,有毒。 注意忌铁器、五灵脂、皂荚、黑豆、卤水、藜芦等。 功能主治补虚,温中,安神,定喘。 治劳伤体弱,虚寒腹泻,失眠,心悸易惊,咳嗽痰喘,盗汗自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分。 复方①治虚寒腹泻,失眠:华山参三分,桂圆肉五钱,冰糖适量。 水煎服。 ②治体虚寒咳、痰喘:华山参三分,麦冬三钱,甘草一钱,冰糖一钱。 水煎服。 (性味以下出《陕西中草药》)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华山参拼音注音Huà Shān Shēn别名秦参、二月旺、白毛参、热参、大紫参英文名Funneled Physochlaina Root, Root of Funneled Physochlaina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华山参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sochliaina infundibularis Kuang. 采收和储藏:早春出芽或初夏枯萎时采挖根部,除去芦头及细根,洗净泥土,晒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或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南。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cm。 根粗壮,肉质,锥状圆柱形。 茎直立,被腺千周短柔毛,常数茎丛生。 叶互生;叶片革质,卵形,宽卵形或三角状宽卵形,长4-9cm,宽4-8cm,先端常急尖,基部心形或截形,骤然狭缩成2-7cm的叶柄。 伞房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梗长达7cm,密生白色毛茸;花萼漏斗状钟形,裂片5,长椭圆形或长三角形,边缘及面具白色毛茸,在果期膨大成球状的囊;花冠漏斗状钟形,黄绿色,或边缘呈黄绿色,边缘以下呈紫褐色,裂片5,广卵形至三角形,花冠外面及边缘具毛茸;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内下方;子房2室,花柱丝状。 蒴果盖裂,包于囊状突萼内。 种子肾形。 花期3-5月,果期5-6月。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长圆锥形或圆柱形,加重弯曲,有的有分枝,长10-20cm,直径1-2. 5mm。 先端常有1至数个根茎,其上有茎痕及疣状突起。 表面棕褐色,有黄白色横长皮孔、须根痕及纵皱纹,上部有密集的环纹。 质硬脆,断面不平坦,皮部狭窄,类白色,木部宽广,淡黄色,可见细密的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微苦,稍麻舌。 以体充实,断面色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至10余列木栓细胞,最外层细胞黄棕色。 韧皮射线宽5-15列细胞。 形成层环明显。 木质部占大部分,导管数个相聚,导管群内方有木间韧皮部,本品薄壁组织及射线细胞中均含有草酸钙砂晶。 毒性小鼠腹腔注射煎剂,半数致死量为43g/kg。 小鼠ip煎剂的LD50为43g/kg。 本品含阿托品因此具有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和毒性反应。 化学成分根中分得法荜枝甙(fabiatrin),异东莨菪醇(scopoline),阿托品(atropine),消旋山莨菪碱(anisodamine),东莨菪碱(scopolamine),阿扑东莨菪碱(aposcopolamine)[1]。 药理作用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本品煎剂ig大白鼠2g/kg,可使条件反射潜伏期延长,ip1g/kg除条件反射潜伏期延长外,大部分动物阳性条件反射破坏,并有部分动物分化抑制有解除现象,这表示药物在机体内浓度较高时,大脑皮质的内抑制有减弱现象。 煎剂ig或ip给药均可使大、小白鼠、犬的活动明显降低,但对外界刺激还有反应。 煎剂能对抗咖啡因、苯丙胺对小鼠引起的兴奋活动,但ip煎剂2-4g/kg对小鼠的肌肉张力,平衡协调运动无影响,说明给药后动物呈现的活动降低,安静现象并非因肌肉松弛,平衡协调活动障碍引起,可能是由于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结果。 Ip煎剂4g/kg虽能对抗苯丙胺引起小鼠的兴奋活动,但在剂量为10g/kg时(约1/4LD50量)仍不能对抗苯丙胺对小鼠的毒性作用,也不能对抗士的宁、戊四唑对小鼠引起的惊厥。 2. 平喘作用:本品水煎剂igl00mg/kg有明显的平喘作用(豚鼠组胺喷雾引喘法)。 3. 其他作用:3. 1. 痉挛:水或乙醇提取物液均能解除毛果芸香碱引起的离体兔肠的痉挛,也有对抗它所引起的家兔流涎作用,3. 2. 扩瞳:滴眼时可扩大家兔瞳孔。 炮制将根洗净,去粗皮,与适量甘草、麦冬、栀子、冰糖共煮后,晒干用。 性味味甘;微苦;涩;性热;有毒注意忌铁器、五灵脂、皂荚、黑豆、卤水、藜芦等。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 主咳喘多痰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3-0. 9g。 摘录《中华本草》 发布时间:2024-06-20 09:09:08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yao/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