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深山黄堇 内容: 《全国中草药汇编》:深山黄堇拼音注音Shēn Shān Huánɡ Jǐn别名野芹菜、岩黄连来源罂粟科深山黄堇Corydalis pallida (Thunb.)Pers. ,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广西、江苏、浙江。 性味苦、涩,寒。 有毒。 注意忌内服。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 主治热毒痈疮,无名肿毒,皮肤顽癣。 用法用量用根研粉调醋涂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深山黄堇拼音注音Shēn Shān Huánɡ Jǐn别名石莲、断肠草、田饭酸、水黄连、千人耳子、鸡粪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深山黄堇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pallida(Thunb.)Pers. [Fumariapallida Thunb.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丘陵林下或沟边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等地。 原形态深山黄堇 二年生草本,高20-60cm,无毛。 主根长直。 茎直立,上部有少数分枝。 叶互生;下部叶有长柄,上部叶柄极短;叶片轮廓卵形至宽卵形,长达20cm,2-3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常5-7枚,末回裂片卵形,多浅裂,下面有白粉。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达25cm,疏生数花;苞片狭卵形至条形,全缘,下部者略具齿;要片小;花冠淡黄色,长17-23mm,距圆筒形,长约为外轮上花瓣全长的1/3-1/2;子房条形,柱头2裂,具8乳突,蒴果串珠状,长3cm,直径约2mm,种子扁球形,直径约1. 5mm,黑色,表面密生短圆锥状小突起。 种阜紧裹种子的一半。 花期4-6月,果期5-7月。 性状性状鉴别 茎无毛。 叶2-3回羽状全裂。 总状花序较长,花大,距圆筒形,长约5-6mm。 蒴果串珠状。 种子黑色密生圆锥形小突起。 化学成分深山黄堇含原阿片碱(protopine),咖坡任碱(capaurine),咖坡明碱(capaurimine),咖坡定碱(capauridine),右旋四氢掌叶防己碱(tetrahydropalmatine),消旋四氢掌叶防己碱,紫堇碱(corydaline),隐品碱(cryptopine),消旋金罂粟碱(stylop-ine),深山黄堇碱(pallidine),奇科马宁碱(kikemanine),清风藤碱(sinoacutine)及异波尔定碱(isoboldine)等生物碱。 归经肝;肺;大肠经性味微苦;凉;有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 主湿热泄泻;赤白痢疾;带下;痈疮热疖;丹毒;风火赤眼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鲜全草30g;或捣烂绞汁服。 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中华本草》 发布时间:2025-11-12 09:23:03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yao/2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