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洋葱 内容: 《全国中草药汇编》:洋葱拼音注音Yánɡ Cōnɡ别名洋葱头来源百合科洋葱Allium cepa L. ,以鲜茎入药。 生境分布各地栽培。 功能主治主治创伤,溃疡,阴道滴虫病,便秘。 用法用量外用鲜鳞茎捣烂敷患处,也可制成90%酊剂内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洋葱拼音注音Yánɡ Cōnɡ别名玉葱(《植物学大辞典》)。 出处《药材学》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洋葱的鳞茎。 6月采收。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有栽培。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具强烈的香气。 鳞茎大,球形或扁球形,外包赤红色皮膜。 叶圆柱形,中空;长约25~50厘米,径约1~1. 5厘米,中部以下最粗;绿色,有白粉。 花葶高可达1米,圆柱形,中空,中部以下膨大,径可达3厘米;伞形花序,球形,外包有2~3片反卷的苞片;花柄长不过2. 5厘米;花被6,呈二轮排列,粉红色或近于白色,花被片倒卵状披针形,先端尖;雄蕊6,伸出,花丝基部宽阔;雌蕊1,子房上位,三棱状,3室,花柱丝状,柱头小。 蒴果,室背裂开,含有多数种子。 种子扁形,黑色。 花期6~7月。 化学成分含有气味物质如硫醇、二甲二硫化物、二烯丙基二硫化物与二烯丙基硫醚、三硫化物、硫代亚磺酸盐和少量柠檬酸盐、苹果酸盐等。 根、球茎、叶含邻-羟基桂皮酸、咖啡酸、阿魏酸、芥子酸。 球茎、叶还含对-羟基桂皮酸、原儿茶酸、多糖A、多糖B与槲皮素、槲皮素3,4’-二葡萄糖甙、槲皮素7,4’-二葡萄糖甙、胸嘧啶及多种氨基酸等。 皮中含山柰酚和山柰酚的甙。 蓓蕾、花粉、花药均含胡萝卜素。 药理作用健康男性口服60克油煎洋葱,能抑制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血浆胆甾醇升高,并使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下降,故可用于动脉硬化症。 动物实验证明,洋葱对胃肠道能提高张力,增加分泌,可试用于肠无力症及非痢疾性肠炎。 本剂有杀菌作用,从其中分离所得的结晶物质在1:10万时,能杀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妇科中可用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民间将洋葱作为利尿剂及祛痰剂。 外用有温和的刺激作用。 对四氧嘧啶及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具有抗搪尿病作用。 洋葱提取物对离体子宫有收缩作用。 将生的或煮熟的洋葱,或洋葱的各种提取物喂大鼠及豚鼠,可降低红细胞数,降低程度与所喂剂量呈正比。 因含维生素C10~20毫克%、B1-60毫克%、B2-50毫克%、维生素A元4毫克%,可用于维生素缺乏症,特别是维生素C缺乏时。 功能主治《药材学》:"新鲜的捣成泥剂,治疗创伤、溃疡及妇女滴虫阴道炎。 "用法用量内服:生食或烹食,1~2两。 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摘录《中药大辞典》 发布时间:2025-11-02 09:09:13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yao/2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