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树萝卜 内容: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萝卜拼音注音Shù Luó Bo别名葫芦暗消、陆次、猴子板凳、瘿袋花来源杜鹃花科爱楠属植物白花树萝卜Agapetes mannii Hemsl. [A. yunnanensis Franch. ],以根入药。 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性味涩、淡,凉。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利尿消肿。 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胃痛,肝炎,水肿,无名肿毒。 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3~5钱,外用干品研粉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树萝卜拼音注音Shù Luó Bo别名石萝卜、叶上花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杜鹃花种植物树萝卜的根。 秋、冬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附生于潮湿的杂木林中树上。 分布西南地区。 原形态常绿附生小灌木,高20~50厘米。 根膨大似萝卜,长可达50~60厘米,径粗10厘米。 单叶,常4~5叶密集,近于轮生,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 5~2. 5厘米,两面平滑无毛,上面绿色,下面色较淡。 花钟状,鲜红色,长4~5厘米,常3~4朵集生于茎上。 浆果球形。 性味凉,涩。 功能主治消炎,利尿,活血,散瘀。 复方①治水肿:树萝卜一至二两。 煮肉吃。 ②治骨折,跌打损伤:树萝卜研末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树萝卜拼音注音Shù Luó Bo别名石萝卜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大花树萝卜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gapetes neriifolia (King et Prain)Airy-Shaw var.Maxima Airy-Shaw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片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1400m的栎树林中树干上或石崖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原形态附生灌木,分枝细长,无毛。 根粗大块状。 叶互生;叶柄短;叶片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10-15cm,宽2-2. 2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全缘,中脉在表面成凹沟状,背面突起,例脉不明显。 伞房状花序,花梗长3cm,先端杯状扩大,在杯状花梗覆盖下的萼基部具关节;花萼筒球形,花萼檐部扩大,近全缘,具明显网脉;花冠圆筒状,长4. 5cm,直径1. 5cm,暗红色,稍肉质,常带有蓝色粉霜,并有深暗的横纹,或为乳黄色发红、鲜红色至玫瑰红色,花冠檐部为整齐的漏斗状;雄蕊10,花丝短,花药有长喙,药背无距;子房5室,花柱丝状,柱头微具5小裂。 果卵球形,有宿存的萼片。 花期5-9月。 归经脾经性味微苦;性凉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活血祛瘀。 主水肿;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外用:适量,研未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发布时间:2025-09-08 09:28:27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yao/1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