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松蘑 内容: 《全国中草药汇编》:松蘑别名松蕈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松蘑Tricholoma matsutake (S. Zto et Imai) Sing [Cortinellus edods P. Henn. ],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益肠胃,理气止痛,化痰。 主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痰多气短,大便干燥。 用法用量配方用,1~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松蘑拼音注音Sōnɡ Mó来源药材基源:为牛肝菌科真菌褐环乳牛肝菌、点柄乳牛肝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illus luteus (L. ex Fr. )Gray[Boletus luteus L. ex F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采后切去菌柄基部泥沙部分,晒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 褐环乳牛肝菌 生于松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地。 夏、秋季常见。 2. 点柄乳牛肝菌 生于松林下,与三针松类具外生菌根关系。 夏、秋季常见。 资源分布:1. 褐环乳牛肝菌 分布于东北及山东、江苏、福建、湖南、云南、西藏等地。 2. 点柄乳牛肝菌 分布于东北、华东、西南及陕西、台湾、广东、西藏等地。 原形态1. 褐环乳牛肝菌 菌盖宽3-12cm,扁平球形至平展。 盖表粘而光滑。 淡褐色、黄褐色、红褐色。 菌肉淡黄色,受伤不变色。 菌管芥黄色,管口有腺点。 菌柄近柱状,基部稍膨大,草黄色,有散生的褐黑色小点,柄长3-8cm,径1-2. 5cm。 菌环膜质,生柄之上部。 孢子浅黄色,近梭形至长方形,(14-27)μm×(4-7)μm。 2. 点柄乳牛肝菌 菌盖宽4. 5-11cm。 近扁平。 表面平滑。 有光泽,淡黄色、黄褐色。 菌肉淡黄色,伤后不变色。 菌管直生至微延生,淡黄色。 管孔处具淡褐色腺点、幼时管口并具小乳滴。 柄圆柱形,上部具明显腺点,柄淡黄色。 孢子淡黄色,长方形、椭圆形,(6. 5-9. 1)μm×(2. 5-3. 5)μm。 性状性状鉴别 ( 1)褐环乳牛肝菌 菌盖半球形或扁平,直径3-12cm,表面褐色或红褐色。 菌肉淡黄色。 菌管朱黄色。 管口近多角形,有腺点。 菌柄圆柱形,长3-8cm,直径约2cm,中实,散有小腺点,顶端网纹,上部有菌环,膜质,黑褐色,有时只残留环痕。 气微,味淡。 (2)点柄乳牛肝菌 菌盖有时中央稍下凹,黄褐色。 菌肉淡黄色。 管口近多角形,有腺点。 菌柄上部有腺点,顶端偶有网纹,无菌环。 化学成分1. 褐环乳牛肝菌 含厚环乳牛肝菌素(gre-villin)D,蛋白质;氨基酸有谷氨酸(glutamic acid),缬氨酸(valine),脯氨酸(proline),丙氨酸(alanine),亮氨酸(leucine),赖氨酸(lysine),鸟氨酸(ornithine)及精氨酸(arginine);B族维生素含有维生素B1 (thiamin),烟酸(nicotinic acid)及泛酸(pan-tothenic acid)。 2. 点柄乳牛肝菌:含吲哚-3-乙酸(indol-3-acetic acid);硒、锌微量元素;氨基酸,谷氨酸,亮氨酸,赖氨酸,鸟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维生素B1,烟酸,泛酸。 药理作用抗癌作用 本品提取物对S180肉瘤抑制率为80%,对艾氏腹水癌抑制率为70%。 曾测定14种天然的和半合成的四苯丙酚(tetraphenylphenol)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人鼻咽癌(KB)、白血病(P388)和人支气管肺癌(NSCLC-N6)三种癌细胞有细胞毒作用。 性味甘;性温功能主治散寒止痛;消食。 主大骨节病;消化不良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发布时间:2025-08-26 09:17:06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yao/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