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椿皮 内容: 拼音注音Chūn Pí别名臭椿、椿根皮、樗白皮、樗根皮英文名CORTEX AILANTHI来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的干燥根皮或干皮。 全年均可剥取,晒干,或刮去粗皮晒干。 性状本品根皮呈不整齐的片状或卷片状,长宽不一,厚0. 3~1cm。 外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多数突起的纵向皮孔及不规则纵、横裂纹,除去粗皮者显黄白色;内表面淡黄色,较平坦,密布梭形小孔或小点。 质硬而脆,断面外层颗粒性,内层纤维性。 气微,味苦。 干皮呈不规则板片状,大小不一,厚0. 5~2cm。 外表面灰黑色,极粗糙,有深裂。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炮制椿皮: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或段,干燥。 麸炒椿皮:取椿皮丝,照麸炒法(附录Ⅱ D)炒至微黄色。 鉴别(1) 本品根皮粉末淡灰黄色。 石细胞甚多,类圆形、类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24~96μm,壁厚,或三面较厚,一面较薄,有的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 纤维直径20~40μm,壁极厚,木化。 草酸钙方晶直径11~48μm;簇晶直径约至48μm 。 淀粉粒类球形或卵圆形,直径3~13μm。 干皮粉末灰黄色。 木栓细胞碎片较多,草酸钙簇晶偶见,无淀粉粒。 (2) 取本品粉末10g,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30分钟,趁热滤过。 取滤液1ml,蒸干,残渣加冰醋酸1ml 使溶解,再加醋酐-硫酸溶液(19:1)1ml,溶液由黄绿色迅速变为污绿色。 归经归大肠、胃、肝经。 性味苦、涩,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 用于赤白带下,湿热泻痢,久泻久痢,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6~9g。 摘录《中国药典》 发布时间:2024-07-20 09:28:17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yao/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