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朝天罐 内容: 《全国中草药汇编》:朝天罐拼音注音Cháo Tiān Guàn别名向天葫芦、瓶儿草、倒罐子、猫耳朵来源野牡丹科锦香属植物朝天罐Osbeckia crinita Benth. ex Wall. ,以根及果入药。 秋季挖根,采摘果序,洗净晒干。 性味甘、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咳,调经。 用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慢性支气管炎,吐血,月经不调,白带。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朝天罐拼音注音Cháo Tiān Guàn别名张天刚(《植物名实图考》),七孔莲、朝天瓮子、张天罐、紫金钟、赤红莲、痢症草、罐子草(《江西中医》(9):67,1957),向天葫芦、天葡萄、公石榴、大金钟(《广西中兽医药植》),痢疾罐(《贵阳民间药草》),罗浮金锦香(《中国药植图鉴》),倒罐草、天罐子(《成都中草药》),酒里坛(《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朝天罐的根或果枝。 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溪边、林下等处。 分布我国南部、东南部。 原形态灌木,高1~2. 5米。 茎四棱,被粗毛。 叶对生;椭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全缘,基部钝或近心形,主脉5~7条,两面均被粗毛;叶柄长4~10毫米,亦多粗毛。 圆锥花序顶生,或紧缩为伞房式;小苞片卵形;萼筒长约12毫米,有具总柄的星状毛,裂片4,披针状,稍短于萼筒,具睫毛,先端有束毛;花瓣4,淡紫蓝色,或白色,宽卵形,长1. 8~3厘米,有睫毛;雄蕊8,偏于一侧,花药单孔裂,有喙;子房下位,4室,顶有刚毛约20条。 蒴果顶端4孔开裂,宿萼花瓶状,长约1. 5厘米,中部以上收缩成颈状。 种子细小,微作肾形。 花期8~9月。 果期10~11月。 性味《贵阳民间药草》:"酸涩,微寒,无毒。 "功能主治补虚益肾,收敛止血。 治痨伤咳嗽吐血,痢疾,下肢酸软,筋骨拘挛,小便失禁,白浊白带。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下部虚软,补阴分。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益肾止咳。 "③《贵阳民间药草》:"清热收敛止血。 治痢疾,虚咳,咯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复方①治虚弱咳嗽:朝天罐五钱,杏仁五钱,桃仁三钱。 炖猪肉或煎水服。 ②治肺痨咳嗽咯血:㈠朝天罐根五钱,炖猪肉吃,二天一剂,轻者连服二剂,重者连服五剂。 ㈡朝天罐五钱,葵花盘四钱,柿花蒂三钱,一朵云三钱,清明菜三钱。 煎水服。 ③治痢疾:朝天罐根五钱,红痢加红糖,白痢加白糖煎服。 ④治痔疮:朝天罐根一两,炖猪心肺服。 (①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⑤治筋骨拘挛,下肢酸软,风湿关节痛:七孔莲三至五钱,酒水各半煎服。 (《江西中医》(9):67,1957)⑥治小便失禁:朝天罐根五钱,响铃草根五钱。 炖猪尿脬吃。 (《贵阳民间药草》)⑦治白浊:七孔莲三至五钱,水煎服。 (《江西中医》(9):67,1957)⑧治白带:朝天罐根五钱,蒸酒内服。 (《贵阳民间药草》)⑨治九子疡初起:朝天罐根五钱,切细炖猪肉吃,连用五剂。 另用糯米藤根一两,捣烂外敷。 (《贵阳民间药草》)临床应用治疗细菌性痢疾、肠炎:取朝天罐干根2~4两,加水5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顿服或分2次服。 或取朝天罐根块晒干碾粉压片,每片0. 5克,每次2克,日服3次。 治疗数百例,平均有效率在90%以上。 其中数十例服煎剂1次而止泻,多数在2~4天中见效。 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副作用。 但朝天罐在实验室内不能证明对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等有抑制作用,故其治疗原理有待进一步探讨,对原来体质虚弱或病情严重复杂的病例,仍须辨证加减,对症用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发布时间:2025-08-12 09:31:44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yao/1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