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布狗尾 内容: 《全国中草药汇编》:布狗尾拼音注音Bù Gǒu Wěi别名兔狗尾、狐狸尾、虎尾轮、防虫草、猫上树来源豆科狸尾草属植物长穗猫尾射Uraria crinita Desv. var. macrostachya Wall. ,以全草入药。 夏秋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淡,凉。 注意孕妇忌服。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凉血止血,杀虫。 用于感冒,咳嗽,疟疾,血丝虫病,小儿疳积,吐血,咯血,尿血。 用法用量1~2两。 备注(1)同属下列植物在不同地区亦同供药用:猫尾射Uraria crinita Desv. ;猫尾草Uraria sinensis (Hemsl.) Franch.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布狗尾拼音注音Bù Gǒu Wěi别名土狗尾(《岭南采药录》),长穗狸尾草,兔狗尾(《岭南草药志》),猫公树(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长穗猫尾草的全草。 夏季采,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旷野的草丛中。 分布于广东、云南等地。 原形态直立亚灌木,高1~1. 5米。 茎多分枝,被短柔毛。 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有3~7枚,矩圆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10~14厘米,宽3~5厘米,先端略尖,上面无毛,下面被柔毛,全缘。 总状花序顶生,成穗状,可达30厘米,先端弯曲,形似"狗尾";花紫色。 荚果,略被短毛,有荚节2~4个。 性味《岭南草药志》:"淡,凉。 "功能主治止血,解热,杀虫。 治吐血,尿血,丝虫病,疟疾。 ①《岭南采药录》:"清热消滞,理咳嗽,水煎服。 "②《岭南草药志》:"解热,杀虫。 治丝虫病,疟疾。 "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吐血,咯血,尿血,刀伤出血,小儿疳积,感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 5~1两。 复方①治丝虫病:布狗尾二两,水煎冲酒少许一次服。 连服十余天。 (《岭南草药志》)⑦治疟疾:布狗尾二至三两,煎水和白糖少许冲服,日一次,连服数天。 孕妇禁用。 (《岭南草药志》)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布狗尾拼音注音Bù Gǒu Wěi别名土狗尾、长穗狸尾草、兔狗尾、猫公树、防虫草、猫上树、狐狸尾。 英文名all-grass of Longspike Uraria出处出自《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长穗猫尾射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raria crinia (L.)Desv. varmacrostachya (Wall.)Benth. [U. macrostachyl Wa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枝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木丛边功杂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原形态长穗猫尾草 直立亚灌木,高l-1. 5m。 茎多分枝,被短柔毛。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有长柄;小叶3-7片,对生,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10-15cm,宽5-7cm,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稍心形,全缘,上面无毛,背面被柔毛;托叶小。 总状花序顶生,成穗状,长达30cm以上,先端弯曲,形似“狗尾”,花极稠密;萼管极短;花冠蝶形,紫色,旗瓣阔,翼瓣和龙骨瓣粘贴;雄蕊二体,于房上位。 荚果2-4节,扭曲重叠,略被短毛。 种子黑褐色,有光泽。 花期5-7月,果期7-9月。 性状性状鉴别 枝条圆柱形,被短柔毛。 羽状复叶,小叶3-7;小叶多皱缩或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或长方卵形,长10-14cm,宽3-5cm,下面有柔毛。 有时枝端可见先端弯曲、形似狗尾状的花序,长达30cm以上,暗紫色。 气微,味淡。 归经脾;大肠经性味味淡;性凉功能主治清热;止血;消积;杀虫。 主感冒;咳嗽;疟疾;吐血;咯血;尿血;外伤出血;小儿疳积;丝虫病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 各家论述1. 《岭南采药录》:清热消滞,理咳嗽,水煎服。 2. 《岭南草药志》:解热,杀虫。 治丝虫病,疟疾。 3.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吐血,咯血,尿血,刀伤出血,小儿疳积,感冒。 摘录《中华本草》 发布时间:2025-07-03 09:00:05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yao/1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