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垂果南芥 内容: 《全国中草药汇编》:垂果南芥拼音注音Chuí Guǒ Nán Jiè来源十字花科垂果南芥Arabis pendula L. ,以果实入药。 生境分布内蒙古、东北、华北、西北、西南。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1~3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垂果南芥拼音注音Chuí Guǒ Nán Jiè别名文珠日-赫其(蒙名)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垂果南芥的果实。 秋季采收,晒干酒炒。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山沟、草地、林缘、灌木丛、河岸及路旁的杂草地。 分布西北、华北、东北等地。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 茎直立,被毛,上部分枝。 叶互生,长椭圆形、倒卵形或披针形;先端尖,基部耳状,稍抱茎,边缘有细锯齿,无柄. 总状花序顶生;萼片4,有星状毛;花瓣4,十字形,较小,白色。 长角果扁平,下垂,长3~10厘米。 种子多数,边缘有狭翅。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 治疮痈肿毒。 复方①治痈肿:垂果南芥适量,煎汤熏洗。 ②治阴道炎,阴道滴虫:垂果南芥一钱。 荆芥一钱,蔓荆子二钱,益母草三钱,玉竹三钱,一支蒿二钱,共研细末,每日一次,每次一钱五分,煎汤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发布时间:2025-03-10 09:10:33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yao/1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