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濒湖炮炙法》 内容: 卷一·玉石类白垩〔曰〕凡使勿用色青并底白者,捣筛末,以盐汤飞过,曝干用,则免结涩人肠也。 每垩二两,用盐一分。 〔大明曰〕入药烧用,不入汤饮。 梁上尘〔曰〕凡梁上尘,须去烟火大远,高堂殿上者,拂下,筛净末用。 〔时珍曰〕凡用倒挂尘,烧令烟尽,筛取末入药。 雷氏所说,似是梁上灰尘,今人不见用。 银屑〔弘景曰〕医方镇心丸用之,不可正服。 为屑,当以水银研令消也。 〔恭曰〕方家用银屑,取见成银箔,以水银硝之为泥,合硝石及盐研为粉,烧出水银,淘去盐石,为粉极细,用之乃佳,不得只磨取屑耳。 〔时珍曰〕入药只用银箔易细,若用水银盐硝制者,反有毒矣《龙木论》谓之银液。 又有锡箔可伪,宜辨之。 赤铜屑〔时珍曰〕即打铜落下屑也。 或以红铜火水淬,亦自落下。 以水淘净,用好酒入沙锅内炒见火星,取研末用。 自然铜〔曰〕采得石髓铅捶碎,同甘草汤煮一伏时,至明漉出,摊令干,入臼中捣了,重筛过,火次,铅〔时珍曰〕凡用以铁铫熔化泻瓦上,滤去渣脚,如此数次收用。 其黑锡灰,则以铅沙取黑灰。 白锡灰,不入药。 铅霜〔颂曰〕铅霜,用铅杂水银十五分之一合炼作片,置醋瓮中密封,经久成霜。 〔时珍曰以霜密陀僧〔曰〕凡使捣细,安瓷锅中,重纸袋盛柳蛀末焙之,次下东流水浸满,火煮一伏时,去柳末、纸袋,取用。 铁华粉〔志曰〕作铁华粉法∶取钢作叶,如笏或团,平面磨错,令光净,以盐水洒之,于醋瓮中丸散咸味玉屑〔弘景曰〕玉屑是以玉为屑,非别一物也。 仙经服玉,有捣如米粒,乃以苦酒辈,消令如泥,亦有合为浆者,凡服玉皆不得用已成器物,及冢中玉璞。 〔恭曰〕饵玉当以消作水者为豆,玉泉〔青霞子曰〕作玉浆法∶玉屑一升,地榆草一升,稻米一升,取白露二升,铜器中煮,米熟朱草,瑞草也。 术家取蟾蜍膏软玉如泥,以苦酒消之成水。 云母〔曰〕凡使,黄黑者浓而顽,赤色者,经妇人手把者,并不中用。 须要光莹如冰色者为上。 每一斤,用小地胆草、紫背天葵、生甘草、地黄汁各一镒,干者细锉,湿者取汁了,于瓷却以池水或以或以除瓦罐珍粉成紫石英〔时珍曰〕凡入丸散,用火醋淬七次,碾末水飞过,晒干入药。 丹砂〔曰〕凡修事朱砂,静室焚香斋沐后,取砂以香水浴过,拭干,碎捣之,钵中更研三伏时东流山须麻子铁屑晒用水银〔曰〕凡使勿用草汞并旧朱漆中者,经别药制过者,在尸中过者,半生半死者。 其朱砂中水银色微红,收得后用葫芦贮之,免遗失。 若先以紫背天葵并夜交藤自然汁二味同煮一伏时水银粉〔时珍曰〕升炼轻粉法∶用水银一两,白矾二两,食盐一两,同研不见星,铺于铁器内,以小乌盆覆之。 筛灶灰,盐水和,封固盆口。 以炭火打二炷香取开,则粉升于盆上矣。 其白如如上白何粉霜〔时珍曰〕升炼法∶用真汞粉一两,入瓦罐内令匀。 以灯盏仰盖罐口,盐泥涂缝。 先以小炭定取两,银不盖面分旧前,灵砂〔慎微曰〕灵砂,用水银一两,硫黄六铢,细研炒作青砂头,后入水火既济炉,抽之如束针纹者,成就也。 〔时珍曰〕按胡演丹药秘诀云∶升灵砂法∶用新锅安逍遥炉上,蜜揩锅底,之。 取天已天煮雄黄〔曰〕每雄黄三两,以甘草、紫背天葵、地胆、碧棱花各五两,细锉,东流水入坩埚中,煮能劫于有毒,或如雌黄〔曰〕凡修事,勿令妇人、鸡、犬、新犯淫人、有患人、不男人、非形人,及曾是刑狱臭遂子淘三形如石膏〔曰〕凡使,石臼中捣成粉,罗过,生甘草水飞过,澄晒筛研用。 〔时珍曰〕古法惟打碎如豆大,绢包入汤煮之。 近人因其性寒,火过用,或糖拌炒过,则不妨脾胃。 滑石〔曰〕凡用白滑石,先以刀刮净研粉,以牡丹皮同煮一伏时。 去牡丹皮,取滑石,以东流水淘过,晒干用。 五色石脂〔曰〕凡使赤脂,研如粉,新汲水飞过三度,晒干用。 〔时珍曰〕亦有火水飞者。 炉甘石〔时珍曰〕凡用炉甘石,以炭火红,童子小便淬七次,水洗净,研粉,水飞过,晒用井泉石〔禹锡曰〕凡用,细研水飞过。 不尔,令人淋。 石钟乳〔曰〕凡使勿用头粗浓并尾大者,为孔公石,不用。 色黑及经大火惊过,并久在地上收者者。 方用筛过晒干瓦阳起石〔大明曰〕凡入药烧后水用之,凝白者佳。 〔时珍曰〕凡用火中赤,酒淬七次,研细水飞过,日干。 亦有用烧酒浸过,同樟脑入罐升炼,取粉用者。 磁石〔曰〕凡修事一斤,用五花皮一镒,地榆一镒,故绵十五两,三件并锉。 于石上捶,碎作如尘代赭石〔曰〕凡使研细,以腊水重重飞过,水面上有赤色如薄云者去之。 乃用细茶脚汤煮一伏时,取出又研一万匝。 以净铁铛烧赤,下白蜜蜡一两,待化投新汲水冲之,再煮一二十沸,取经禹余粮〔弘景曰〕凡用,细研水洮,取汁澄之,勿令有沙土也。 〔曰〕见太一下。 太一余粮〔曰〕凡修事,用黑豆五合,黄精五合,水二斗,煮取五升,置瓷锅中,下余粮四两煮之,旋添,汁尽为度,其药气自然香如新米,捣了,又研一万杵,方用。 曾青〔曰〕凡使勿用夹石及铜青。 每一两要紫背天葵、甘草、青芝草三件,干湿各一镒,细锉水浴砒石〔曰〕凡使用,以小瓷瓶盛,后入紫背天葵、石龙芮二味,火从巳至申,便用甘草水浸,从申至子,出拭干,入瓶再,别研三万下用。 〔时珍曰〕医家皆言生砒经见火则毒甚,乎? 土黄〔时珍曰〕用砒石二两,木鳖子仁、巴豆仁各半两,砂二钱,为末,用木鳖子油、石脑油和成一块,油裹,埋土坑内,四十九日取出,劈作小块,瓷器收用。 礞石〔时珍曰〕用大坩埚一个,以礞石四两打碎,入硝石四两拌匀。 炭火十五斤簇定,至硝尽,其石色如金为度。 取出研末,水飞去硝毒,晒干用。 花乳石〔时珍曰〕凡入丸散,以罐固济,顶火过,出火毒,研细水飞晒干用。 金牙石〔大明曰〕入药烧赤,去粗乃用。 蛇黄〔大明曰〕入药烧赤醋淬三、四次,研末水飞用。 食盐〔时珍曰〕凡盐,人多以矾、硝、灰、石之类杂之。 入药须以水化,澄去脚滓,煎炼白色,乃良。 凝水石〔曰〕凡使,须用生姜自然汁煮干研粉用。 每十两,用生姜一镒也。 玄明粉〔时珍曰〕制法∶用白净朴硝十斤,长流水一石,煎化去滓,星月下露一夜,去水取硝每再露一夜取出。 以大沙罐一个,筑实盛之,盐泥固济浓半寸,不盖口,置炉中,以炭火十斤,从文至武之。 待沸定,以瓦一片盖口,仍前固济,再以十五斤顶火之。 放冷一伏时,取出,隔纸安地上,盆覆三日出火毒,研末。 每一斤,入生甘草瓶收用。 硝石〔大明曰〕真硝石,柳枝汤煎三周时,如汤少,即加热者,伏火即止。 〔曰〕凡使硝石,火中七十曰〕砂〔宗曰〕凡用须水飞过,去尘秽,入瓷器中,重汤煮干,则杀其毒。 〔时珍曰〕今时人多用水飞净,醋煮干如霜,刮下用之。 石硫黄〔曰〕凡使勿用青赤色及半白半青、半赤半黑者。 自有黄色,内莹净似物命者,贵也。 凡件合汁尽取出萝卜荚汤以竹矾石〔曰〕凡使白矾石,以瓷瓶盛,于火中令内外通赤,用钳揭起盖,旋安石蜂巢入内烧之。 每十两用巢六两,烧尽为度。 取出放冷,研粉,以纸裹,安五寸深土坑中一宿,取用。 又内一谓之枯矾,不者为生矾。 若入服食,须循法度。 按九鼎神丹秘诀,炼矾石入服食法∶用新桑合一具。 于密室净扫,以火烧地令热,洒水于上,或洒苦酒于上,乃布白矾于地上,以覆之,四面以灰拥定。 一日夜,其石精皆飞于上,扫取收之。 未尽者,更如前法,数遍乃止,此为矾精。 若欲作水,即以扫下矾精一斤,纳三年苦酒一斗中清之,号曰矾华,百日弥佳。 若急用之,七日亦可。 风化硝〔时珍曰〕以芒硝于风日中消尽水气,自成轻飘白粉也。 或以瓷瓶盛,挂檐下,待硝渗出瓶外,刮下收之。 别有甜瓜盛硝渗出刮收者,或黄牯牛胆囊收硝刮取,皆非甜硝也。 卷二·草类甘草〔雷曰〕凡使须去头尾尖处,其头尾吐人。 每用切长三寸,掰作六七片,入瓷器中盛,用炮令熟,黄〔曰〕凡使勿用木草,真相似,只是生时叶短并根横也。 须去头上皱皮,蒸半日,擘细,于槐砧上锉用。 〔时珍曰〕今人但捶扁,以蜜水涂炙数次,以熟为度。 亦有以盐汤润透,人参〔弘景曰〕人参易蛀,唯纳新器中密封,可经年不坏。 〔炳曰〕人参频见风日则易蛀,惟用盛过麻油瓦罐,泡净焙干,入华阴细辛与参相间收之,密封,可留经年。 一法∶用淋过灶宜隔桔梗〔曰〕凡使勿用木梗,真似桔梗,只是咬之腥涩不堪。 凡用桔梗,须去头上尖硬二、三分以来、并两畔附枝。 于槐砧上细锉,用生百合捣膏,投水中浸一伏时滤出,缓火熬令干用。 黄精〔曰〕凡采得以溪水洗净蒸之,从巳至子,薄切曝干用。 〔颂曰〕羊公服黄精法∶二月、汁;之。 密盖渐渐可食葳蕤〔曰〕凡使勿用黄精并钩吻,二物相似。 葳蕤节上有须毛,茎斑,叶尖处有小黄点,为不同。 采得以竹刀刮去节皮,洗净,以蜜水浸一宿,蒸了焙干用。 知母〔曰〕凡使,先于槐砧上锉细,焙干,木臼杵捣,勿犯铁器。 〔时珍曰〕凡用,拣肥润里白者,去毛切。 引经上行则用酒浸焙干,下行则用盐水润焙。 肉苁蓉〔曰〕凡使先须清酒浸一宿,至明以棕刷去沙土浮甲,劈破中心,去白膜一重,如竹丝草样。 有此,能隔人心前气不散,令人上气也。 以甑蒸之,从午至酉取出,又用酥炙得所。 赤箭〔曰〕修事天麻十两,锉安于瓶中。 用蒺藜子一镒,缓火熬焦,盖于天麻上,以三重纸封若以湿纸包,于糠火中煨熟,取出切片,酒浸一宿,焙干用。 苍术〔大明曰〕用术以米泔浸一宿,入药。 〔宗曰〕苍术辛烈,须米泔浸洗,再换泔浸二日,炒,狗脊〔曰〕凡修事,火燎去须,细锉了,酒浸一夜,蒸之,从巳至申,取出晒干用。 〔时珍曰〕今人惟锉炒去毛须用。 巴戟天〔曰〕凡使须用枸杞子汤浸一宿,待稍软漉出,再酒浸一伏时,漉出,同菊花熬焦黄,去菊花,以布拭干用。 〔时珍曰〕今法∶惟以酒浸一宿,锉焙入药。 若急用,只以温水浸软去远志〔曰〕凡使须去心,否则令人烦闷。 仍用甘草汤浸一宿,曝干或焙干用。 淫羊藿〔曰〕凡使时呼仙灵脾,以夹刀夹去叶四畔花枝,每一斤用羊脂四两拌炒,待脂尽为度。 仙茅〔曰〕采得以清水洗,刮去皮,于槐砧上用铜刀切豆许大,以生稀布袋盛,于乌豆水中浸一宿,取出用酒拌湿蒸之,从巳至亥,取出曝干。 勿犯铁器及牛乳,斑人鬓须。 〔大明曰〕玄参〔曰〕凡采得后,须用蒲草重重相隔,入甑蒸两伏时,晒干用。 勿犯铜器,饵之噎人喉,丧人目。 紫草〔曰〕凡使,每一斤用蜡三两溶水拌蒸之,待水干,取去头并两畔髭,细锉用。 黄连〔曰〕凡使以布拭去肉毛,用浆水浸二伏时,漉出,于柳木火上焙干用。 〔时珍曰〕五脏六为治则以朴硝炒;制其秦艽〔曰〕秦艽须于脚文处认取∶左文列为秦,治疾;右文列为艽,即发香港脚。 凡用秦,以布拭去黄白毛,乃用还元汤浸一宿,日干用。 〔时珍曰〕秦艽但以左文者为良,分秦与艽为柴胡〔曰〕凡采得银州柴胡,去须及头,用银刀削去赤薄皮少许,以粗布拭尽,锉用。 勿令犯火,立便无效也。 前胡〔曰〕修事先用刀刮去苍黑皮并髭土了,细锉,以甜竹沥浸令润,日中晒干用。 独活〔曰〕采得细锉,以淫羊藿拌,二日,曝干去藿,用,免烦人心。 〔时珍曰〕此乃服食家治法,寻常去皮或焙用尔。 升麻〔曰〕采得刮去粗皮,用黄精自然汁浸一宿。 曝干,锉蒸再曝用。 〔时珍曰〕今人惟取里白外黑而紧实者,谓之鬼脸升麻,去须及头芦,锉用。 苦参〔曰〕采根,用糯米浓泔汁浸一宿,其腥秽气并浮在水面上,须重重淘过,即蒸之,从巳至申,取晒切用。 贝母〔曰〕凡使,先于柳木灰中炮黄,擘破,去内口鼻中有米许大者心一颗,后拌糯米于上同炒,待米黄,去米用。 龙胆〔曰〕采得阴干。 用时,铜刀切去须、土、头了,锉细,甘草汤浸一宿,漉出,曝干用。 细辛〔曰〕凡使细辛,切去头、土了,以瓜水浸一宿,曝干用。 须拣去双叶者,服之害人鬼督邮〔曰〕凡采得细锉,用生甘草水煮一伏时,日干用。 徐长卿〔曰〕凡采得粗杵,拌少蜜令遍,以瓷器盛,蒸三伏时,日干用。 白薇〔曰〕凡采得,以糯米泔汁浸一宿,取出去髭,于槐砧上细锉,蒸之从巳至申,晒干用。 〔时珍曰〕后人惟以酒洗用。 白前〔曰〕凡用,以生甘草水浸一伏时,漉出,去头须了,焙干收用。 当归〔曰〕凡用去芦头,以酒浸一宿入药。 止血破血,头尾效各不同。 若要破血,即使头一节素曰过,而不天;尾,蛇床〔曰〕凡使,须用浓蓝汁并百部草根自然汁,同浸一伏时,漉出日干。 却用生地黄汁相拌蒸之,从巳至亥,取出日干用。 〔大明曰〕凡服食,即去皮壳,取仁微炒杀毒,即不辣也白芷〔曰〕采得刮去土皮,细锉,以黄精片等分,同蒸一伏时,晒干去黄精用。 〔时珍曰今人采根洗刮寸截,以锻石拌匀,晒收,防其易蛀,并欲色白也。 入药微焙。 芍药〔曰〕凡采得,竹刀刮去皮并头土锉细,以蜜水拌蒸,从巳至未,晒干用。 〔时珍曰今多生用,惟避中寒者以酒炒,入女人血药以醋炒耳。 牡丹〔曰〕凡采得根日干,以铜刀劈破去骨,锉如大豆许,用清酒拌蒸,从巳至未,日干用。 木香〔时珍曰〕凡入理气药,只生用,不见火。 若实大肠,宜面煨熟用。 杜若〔曰〕凡使勿用鸭喋草根,真相似,只是味效不同。 凡采得根,以刀刮去黄赤皮,细锉,用三重绢袋阴干。 临使以蜜浸一夜,漉出用。 高良姜〔时珍曰〕高良姜、红豆蔻,并宜炒过入药。 亦有以姜同吴茱萸、东壁土炒过入药用者豆蔻〔曰〕凡使须去蒂,取向里子及皮,用茱萸同于上缓炒,待茱萸微黄黑,即去茱萸,取草豆蔻皮及子杵用之。 〔时珍曰〕今人惟以面裹火煨熟,去皮用之。 荜茇〔曰〕凡使,去挺用头,以醋浸一宿,焙干,以刀刮去皮粟子令净乃用,免伤人肺,令人上气。 酱〔曰〕凡采得后,以刀刮去粗皮,捣细。 每五两,用生姜自然汁五两拌之,蒸一日,曝干用。 肉豆蔻〔曰〕凡使,须以糯米粉熟汤搜裹豆蔻,于灰火中煨熟,去粉用。 勿令犯铁。 补骨脂〔曰〕此性燥毒,须用酒浸一宿,漉出,以东流水浸三日夜,蒸之,从巳至申,日干用。 一法∶以盐同炒过,曝干用。 蓬莪术〔曰〕凡使,于砂盆中以醋磨令尽,然后于火畔干,重筛过用。 〔颂曰〕此物极坚硬,入药荆三棱〔元素曰〕入药用须炮熟。 〔时珍曰〕消积须用醋浸一日,炒或煮熟焙干,入药乃良。 香附子〔曰〕凡采得阴干,于石臼中捣之,切忌铁器。 〔时珍曰〕凡采得连苗曝干,以火燎去苗盐水得醋浸炒则消积聚,姜汁炒则化痰饮。 又稻草煮之,味不苦。 泽兰〔曰〕凡用大小泽兰,细锉,以绢袋盛,悬于屋南畔角上,令干用。 又兰草叶修治同泽兰。 香薷〔曰〕凡采得去根留叶,锉曝干,勿令犯火。 服至十两,一生不得食白山桃也。 〔时珍曰〕八、九月开花着穗时,采之阴干,入用。 赤车使者〔曰〕此草原名小锦枝。 凡用并粗捣,以七岁童子小便拌蒸,晒干入药。 艾〔宗曰〕艾叶干捣,去青滓,取白,入石硫黄末少许,谓之硫黄艾,炙家用之。 得米粉少许,可捣为末,入服食药用。 〔时珍曰〕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 若臼丸佳青蒿〔曰〕凡使,惟中为妙,到膝即仰,到腰即俯。 使子勿使叶,使根勿使茎,四件若同使,翻然成痼疾。 采得叶,用七岁儿七个溺,浸七日七夜,漉出晒干。 角蒿〔曰〕凡使勿用红蒿并邪蒿,二味真似角蒿,只是此香而角短尔。 采得,于槐砧上细锉用之。 茺蔚〔时珍曰〕凡用,微炒香,亦或蒸熟,烈日曝燥,舂簸去壳,取仁用。 刘寄奴草〔曰〕凡采得,去茎叶,只用实。 以布拭去薄壳令净,拌酒蒸,从巳至申,曝干用。 〔时珍曰〕茎、叶、花、子皆可用。 旋复花〔曰〕采得花,去蕊并壳皮及蒂子,蒸之,从巳至午,晒干用。 青葙〔曰〕凡用先烧铁杵臼,乃捣用之。 续断〔曰〕凡采得根,横切锉之,又去向里硬筋。 以酒浸一伏时,焙干,入药用。 漏芦〔曰〕凡采得漏芦,细锉,以生甘草相对拌蒸之,从巳至申,拣出晒干用。 飞廉〔曰〕凡用根,先刮去粗皮,杵细,以苦酒拌一夜,漉出,日干细杵用。 葫芦巴〔时珍曰〕凡入药,淘净,以酒浸一宿,晒干,蒸熟或炒过用。 蠡实〔时珍曰〕凡入药炒过用,治疝则以醋拌炒之。 恶实〔曰〕凡用拣净,以酒拌蒸,待有白霜重出,以布拭去,焙干捣粉用。 耳〔大明曰〕入药炒熟,捣去刺用,或酒拌蒸过用。 〔曰〕凡采得去心,取黄精,以竹刀细切拌之,蒸从巳至亥时出,去黄精,阴干用。 荷〔曰〕凡使勿用革牛草,真相似,其革牛草腥涩。 凡使白荷,以铜刀刮去粗皮一重,细切,入砂盆中研如膏,取自然汁炼作煎,新器摊冷,如干胶状,刮取用之。 麻黄〔弘景曰〕用之折去节根,水煮十余沸,以竹片掠去上沫。 沫令人烦,根节能止汗故也灯心草〔时珍曰〕灯心难研,以粳米粉浆染过,晒干研末,入水澄之,浮者是灯心也,晒干用。 干地黄〔藏器曰〕干地黄,本经不言生干及蒸干。 方家所用二物各别,蒸干即温补,生干即平宣,择肥日熟地黄〔颂曰〕作熟地黄法∶取肥地黄三二十斤净洗,别以拣下瘦短者三二十斤捣绞取汁,投石器中,浸漉令浃,甑上浸三、四过,时时浸滤转蒸讫,又曝使汁尽。 其地黄当光黑如漆,味甘令气曰〕晾和牛膝〔曰〕凡使去头芦,以黄精自然汁浸一宿,漉出,锉,焙干用。 〔时珍曰〕今惟以酒浸入药,欲下则生用,滋补则焙用,或酒拌蒸过用。 紫菀〔曰〕凡使先去须。 有白如练色者,号曰羊须草,自然不同。 去头及土,用东流水洗净,以蜜浸一宿,至明于火上焙干用。 一两用蜜二分。 麦门冬〔弘景曰〕凡用取肥大者,汤泽,抽去心,不尔令人烦。 大抵一斤须减去四五两也。 〔时珍热,则败酱〔曰〕凡收得便粗杵,入甘草叶相拌对蒸,从巳至未,去甘草叶,焙干用。 款冬花〔曰〕凡采得,须去向里裹花蕊壳,并向里实如栗零壳者。 并枝叶,以甘草水浸一宿却取款冬叶相拌一夜,晒干去叶用。 瞿麦〔曰〕凡使只用蕊壳,不用茎叶。 若一时同使,即空心令人气噎,小便不禁也。 用时以竹沥浸一伏时,漉晒。 王不留行〔曰〕凡采得拌湿蒸之,从巳至未。 以浆水浸一宿,焙干用。 葶苈〔曰〕凡使葶苈,以糯米相合,置于燠上,微焙,待米熟,去米,捣用。 解。 张绍堂本作“灶”,义长。 车前〔时珍曰〕凡用子须以水淘洗去泥沙,晒干。 入汤液,炒过用;入丸散,则以酒浸一夜蒸蕊虎杖〔曰〕采得细锉,却用叶包一夜,晒干用。 蒺藜〔曰〕凡使拣净蒸之,从午至酉,日干,木臼舂令刺尽,用酒拌再蒸,从午至酉,日干用。 〔大明曰〕入药不计丸散,并炒去刺用。 大黄〔雷曰〕凡使细切,以文如水旋斑紧重者,锉片蒸之,从巳至未,晒干,又洒腊水蒸之从器曰〕凡用有蒸、有生、有熟,不得一概用之。 〔承曰〕大黄采时,皆以火石爆干货卖,更无生者,用之亦不须更多炮炙蒸煮。 商陆〔曰〕取花白者根,铜刀刮去皮,薄切,以东流水浸两宿,漉出,架甑蒸,以黑豆叶一重,商陆一重,如此蒸之,从午至亥,取出去豆叶,曝干锉用。 无豆叶,以豆代之。 防葵〔曰〕凡使须拣去末,用甘草汤浸一宿,漉出曝干,用黄精自然汁一、二升拌了,土器中炒至汁尽用。 大戟〔曰〕凡使勿用附生者,误服令人泄气不禁,即煎荠汤解之。 采得后,于槐砧上细锉,与海芋叶拌蒸,从巳至申,去芋叶,晒干用。 〔时珍曰〕凡采得以浆水煮软,去骨,晒干用甘遂〔曰〕凡采得去茎,于槐砧上细锉,用生甘草汤、荠自然汁二味,搅浸三日,其水如墨汁,乃漉出,用东流水淘六、七次,令水清为度。 漉出,于土器中熬脆用之。 〔时珍曰〕今续随子〔时珍曰〕凡用去壳,取色白者,以纸包,压去油,取霜用。 莨菪〔曰〕修事莨菪子十两,以头醋一镒,煮干为度。 却用黄牛乳汁浸一宿,至明白乳汁黑,即是真者。 晒干捣筛用。 云实〔曰〕凡采得,粗捣,相对拌浑颗橡实,蒸一日,拣出曝干。 蓖麻子〔曰〕凡使勿用黑天赤利子,缘在地蒌上生,是颗两头尖有毒。 其蓖麻子,节节有黄黑斑水一常山〔曰〕采时连根苗收。 如用茎叶,临时去根。 以甘草细锉,同水拌湿蒸之。 临时去甘草,取蜀漆细锉,又拌甘草水匀,再蒸,日干用。 其常山,凡用以酒浸一宿,漉出日干,熬捣用藜芦〔雷曰〕凡采得去头,用糯米泔汁煮之,从巳至未,晒干用。 附子〔保升曰〕附子、乌头、天雄、侧子、乌喙,采得,以生熟汤浸半日,勿令灭气,出以白灰之,数易使干。 又法∶以米粥及糟曲等淹之。 并不及前法。 〔颂曰〕五物收时,一处造酿其之曰酿密难闽浙才得其中者,其上品则皆贵人得之矣。 〔弘景曰〕凡用附子、乌头、天雄,皆热灰微炮令拆,勿过焦。 惟姜附汤生用之。 俗方每用附子,须甘草、人参、生姜相配者,正制其毒故也。 〔曰〕凡使乌头,宜文武火中炮令皴拆,擘破用。 若用附子,须底平有九角如铁色,一个重一两者,即是气全。 勿用杂木火,只以柳木灰火中炮令皴拆,以刀刮去上孕子,并去底尖,擘破,于屋下平地上掘一土坑安之,一宿取出,焙干用。 若阴制者,生去皮尖底,薄切,以东流水并黑豆浸五日夜,漉出,日中晒干用。 〔震亨曰〕凡乌、附、天雄,须用童子小便浸透煮过,以杀其毒,并助下行之力,入盐少许尤好。 或以小便浸二七日,拣去坏者,以竹刀每个切作四片,井水淘净,逐日换水,再浸七日,晒干用。 〔时珍曰〕附子生用则发散,熟用则峻补。 生用者,须如阴制之法,去皮脐入药。 熟用者,以水浸过,炮令发拆,去皮脐,乘热切片再炒,令内外俱黄,去火毒入药。 又法∶每一个,用甘草二钱,盐水、姜汁、童尿各半盏,同煮熟,出火毒一夜用之,则毒去也。 天雄〔曰〕宜炮皴去皮尖底用,或阴制如附子法亦得。 〔大明曰〕凡丸散炮去皮用,饮药即和以侧子同附子。 乌头〔时珍曰〕草乌头或生用,或炮用,或以乌大豆同煮熟,去其毒用。 天南星〔颂曰〕九月采虎掌根,去皮脐,入器中汤浸五七日,日换三四遍,洗去涎,曝干用。 或再净,仍小坑出用。 常洒脾虚末作取黄半夏〔弘景曰〕凡用,以汤洗十许过,令滑尽。 不尔,有毒戟人咽喉。 方中有半夏必须用生姜者,以制其毒故也。 〔曰〕修事半夏四两,用白芥子末二两,酽醋六两,搅浊,将半夏投中以去汁痰汁和妙法射干〔曰〕凡采根,先以米泔水浸一宿,漉出,然后以竹叶煮之,从午至亥,日干用。 芫花〔弘景曰〕用当微熬。 不可近眼。 〔时珍曰〕芫花留数年陈久者良。 用时以好醋煮十数沸,去醋,以水浸一宿,晒干用,则毒灭也。 或以醋炒者次之。 莽草〔曰〕凡使取叶细锉,以生甘草、水蓼二味同盛入生稀绢袋中,甑中蒸一日,去二件晒干用。 菟丝子〔曰〕凡使勿用天碧草子,真相似,只是味酸涩并粘也。 菟丝采得,去壳了,用苦酒浸二去三再浸曝捣时,入纸五味子〔曰〕凡用以铜刀劈作两片,用蜜浸蒸,从巳至申,却以浆浸一宿,焙干用。 〔时珍曰〕入补药熟用,入嗽药生用。 复盆子〔诜曰〕复盆子五月采之,烈日曝干。 不尔易烂。 〔雷曰〕凡使用东流水淘去黄叶并皮蒂,取子以酒拌蒸一宿,以东流水淘两遍,又晒干方用。 〔时珍曰〕采得捣作薄饼,晒干密贮,马兜铃〔曰〕凡采得实,去叶及蔓,以生绢袋盛于东屋角畔,待干劈开,去革膜,取净子焙用。 牵牛子〔曰〕凡采得子,晒干,水淘去浮者,再晒,拌酒蒸,从巳至未,晒干收之。 临用舂去黑皮。 〔时珍曰〕今多只碾取头末,去皮麸不用。 亦有半生半熟用者。 栝蒌〔曰〕凡使皮子茎根,其效各别。 其栝,圆黄皮浓蒂小;蒌则形长赤皮蒂粗。 阴人服蒌,阳人服栝。 并去壳革膜及油。 用根亦取大二三围者,去皮捣烂,以水澄粉用。 〔时珍曰〕栝换天门冬〔弘景曰〕门冬采得蒸,剥去皮食之,甚甘美,止饥,虽曝干,尤脂润难捣,必须曝于日中或火烘之。 今人呼苗为棘刺,煮作饮宜人,而终非真棘刺也。 〔颂曰〕二、三、七、八月采洒百部〔曰〕凡采得以竹刀劈,去心皮花,作数十条,悬檐下风干。 却用酒浸一宿,漉出焙干,锉用。 或一窠八十三条者,号曰地仙苗。 若修事饵之,可千岁也。 何首乌〔志曰〕春夏秋采其根,雌雄并用。 乘湿以布拭去土,曝干。 临时以苦竹刀切,米泔浸经宿以瓷制法三合何首女葳〔曰〕凡采得阴干,去头并白蕊,于槐砧上锉,拌豆淋酒蒸之,从巳至未出,晒干。 茜草〔曰〕凡使,用铜刀于槐砧上锉,日干,勿犯铅铁器。 勿用赤柳草根,真相似,只是味酸涩。 误服令人患内障眼,速服甘草水解之,即毒瓦斯散。 防己〔曰〕凡使勿用木条,色黄、腥、皮皱、上有丁足子,不堪用。 惟要心有花纹黄色者细锉,以车前草根相对蒸半日,晒干取用。 〔时珍曰〕今人去皮锉,酒洗晒干用。 赤地利〔曰〕凡采得细锉,用蓝叶并根,同入生绢袋盛之,蒸一伏时,去蓝晒用。 络石〔雷曰〕凡采得,用粗布揩去毛了,以熟甘草水浸一伏时,切,晒用。 泽泻〔曰〕不计多少,细锉,酒浸一宿,取出曝干,任用。 菖蒲〔曰〕凡使勿用泥菖、夏菖二件,如竹根鞭,形黑、气秽味腥。 惟石上生者,根条嫩黄,熟,蒲黄〔曰〕凡使勿用松黄并黄蒿。 其二件全似,只是味及吐人。 真蒲黄须隔三重纸焙令色水萍〔时珍曰〕紫背浮萍,七月采之,拣净,以竹筛摊晒,下置水一盆映之,即易干色。 海藻〔曰〕凡使须用生乌豆,并紫背天葵,三件同蒸一伏时,日干用。 〔时珍曰〕近人但洗净咸味,焙干用。 昆布〔曰〕凡使昆布,每一斤,用甑箅大小十个,同锉细,以东流水煮之,从巳至亥,待咸味去,乃晒焙用。 石斛〔曰〕凡使,去根头,用酒浸一宿,曝干,以酥拌蒸之,从巳至酉,徐徐焙干,用入补药乃效。 石苇〔别录曰〕凡用去黄毛。 毛射人肺,令人咳,不可疗。 〔大明曰〕入药去梗,须微炙用一法∶以羊脂炒干用。 卷柏〔时珍曰〕凡用,以盐水煮半日,再以井水煮半日,晒干焙用。 马勃〔时珍曰〕凡用以生布张开,将马勃于上摩擦,下以盘承,取末用。 卷三·木类柏实〔曰〕凡使先以酒浸一宿,至明漉出,晒干。 用黄精自然汁于日中煎之,缓火煮成煎为度舂簸柏叶〔曰〕凡用去两畔并心枝了,用糯泔浸七日,以酒拌蒸一伏时。 每一斤用黄精自然汁十二两浸焙,又浸又焙,待汁干用之。 〔时珍曰〕此服食治法也。 常用或生或炒,各从本方。 松脂〔弘景曰〕采炼松脂法,并在服食方中。 以桑灰汁或酒煮软,纳寒水中数十过,白滑则可用。 〔颂曰〕凡用松脂,先须炼治。 用大釜加水置甑,用白茅籍甑底,又加黄砂于茅上,浓既凝又蒸,如此三过,其白如玉,然后入用。 辛夷〔曰〕凡用辛夷,拭去赤肉毛了,以芭蕉水浸一宿。 用浆水煮之,从巳至未,取出焙干用。 若治眼目中患,即一时去皮,用向里实者。 〔大明曰〕入药微炙。 沉香〔觜曰〕凡使沉香,须要不枯,如觜角硬重沉于水下者为上,半沉者次之。 不可见火。 〔时煎剂,惟枫香脂〔时珍曰〕凡用以齑水煮二十沸,入冷水中,揉扯数十次,晒干用。 乳香〔颂曰〕乳性至粘难碾。 用时以缯袋挂于窗隙间,良久取研,乃不粘也。 〔大明曰〕入丸散,或言热水源没药修治同乳香。 骐竭〔曰〕凡使先研作粉,筛过入丸散中用。 若同众药捣,则化作尘飞也。 龙脑香〔恭曰〕龙脑香合糯米炭、相思子贮之,则不耗。 〔时珍曰〕或言以鸡毛、相思子同入小瓷辨也樟脑〔时珍曰〕凡用,每一两以二碗合住,湿纸糊口,文武火之。 半时许取出,冷定用。 又法∶每一两,用黄连、薄荷六钱,白芷、细辛四钱、荆芥、密蒙花二钱,当归、槐花一钱。 以待水干取开,其脑自升于上。 以翎扫下,形似松脂,可入风热眼药。 人亦多以乱片脑,不可不辨。 柏木〔曰〕凡使柏皮,削去粗皮,用生蜜水浸半日,漉出晒干,用蜜涂,文武火炙,令蜜尽为度。 每五两,用蜜三两。 〔元素曰〕二制治上焦,单制治中焦,不制治下焦也。 〔时珍曰〕蜜制则治中。 浓朴〔曰〕凡使要紫色味辛者为好,刮去粗皮。 入丸散,每一斤用酥四两炙熟用。 若入汤饮,用自然姜汁八两炙尽为度。 〔大明曰〕凡入药去粗皮,用姜汁炙,或浸炒用。 〔宗曰〕味杜仲〔曰〕凡使削去粗皮。 每一斤,用酥一两,蜜三两,和涂火炙,以尽为度。 细锉用。 干漆〔大明曰〕干漆入药,须捣碎炒熟。 不尔,损人肠胃。 若是湿漆,煎干更好。 亦有烧存性者。 椿樗〔曰〕凡使椿根,不近西头者为上。 采出拌生葱蒸半日,锉细,以袋盛挂屋南畔,阴干用。 〔时珍曰〕椿、樗木皮、根皮,并刮去粗皮,阴干,临时切焙入用。 楝实〔曰〕凡采得晒干,酒拌令透,蒸待皮软,刮去皮,取肉去核用。 凡使肉不使核,使核不使肉。 如使核,捶碎,用浆水煮一伏时,晒干。 其花落子,谓之石茱萸,不入药用。 〔嘉谟槐实〔曰〕凡采得,去单子并五子者,只取两子、三子者,以铜锤锤破,用乌牛乳浸一宿,蒸过用。 槐花〔宗曰〕未开时采收,陈久者良,入药炒用。 染家以水煮一沸出之,其稠滓为饼,染色更鲜也。 皂荚〔曰〕凡使,要赤肥并不蛀者,以新汲水浸一宿,用铜刀削去粗皮,以酥反复炙透,捶去依皂荚子〔曰〕拣取圆满坚硬不蛀者,以甑煮熟,剥去硬皮一重,取向里白肉两片,去黄,以铜刀切,晒用。 其黄消人肾气。 无食子〔曰〕凡使勿犯铜铁,并被火惊。 用颗小、无米者妙。 用浆水于砂盆中研令尽,焙干再研,如乌犀色入药。 诃黎勒〔曰〕凡用诃黎勒,酒浸后蒸一伏时,刀削去路,取肉锉焙用。 用核则去肉。 榉木皮〔曰〕凡使勿用三四年者无力,用二十年以来者心空,其树只有半边,向西生者良。 剥下去粗皮,细锉蒸之,从巳至未,出,焙干用。 白杨木皮〔曰〕凡使,铜刀刮去粗皮蒸之,从巳至未。 以布袋盛,挂屋东角,待干用。 苏方木〔曰〕凡使去上粗皮并节。 若得中心文横如紫角者,号曰木中尊,其力倍常百等。 须细锉重捣,拌细梅树枝蒸之,从巳至申,阴干用。 巴豆〔弘景曰〕巴豆最能泻人,新者佳,用之去心、皮,熬令黄黑,捣如膏,乃和丸散。 〔明曰〕凡入用壳者,用豆霜)。 大风子〔时珍曰〕取大风子油法∶用子三斤(去壳及黄油者)研极烂,瓷器盛之,封口入滚汤中,盖锅密封,勿令透气,文武火煎至黑色如膏,名大风油,可以和药。 桑根〔别录曰〕采无时。 出土上者杀人。 〔弘景曰〕东行桑根乃易得,而江边多出土,不可轻信治心根,铁及楮实〔曰〕采得后,水浸三日,搅旋投水,浮者去之。 晒干,以酒浸一伏时了。 蒸之,从巳至亥,焙干用。 经验后方∶煎法∶六月六日,采取(即楮)子五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枳实〔弘景曰〕枳实采,破令干,除核,微炙令香用。 以陈者为良。 俗方多用,道家不须。 〔并去穣核栀子〔曰〕凡使须要如雀脑,并须长有九路赤色者为上。 先去皮、须取仁,以甘草水浸一宿,治蕤核〔曰〕凡使蕤核仁,以汤浸去皮、尖,擘作两片。 每四两,用芒硝一两,木通草七两同水煮一伏时,取仁研膏入药。 山茱萸〔曰〕凡使以酒润,去核取皮,一斤只取四两以来,缓火熬干方用。 能壮元气,秘精其核能滑精,不可服。 郁李〔曰〕先以汤浸,去皮、尖,用生蜜浸一宿,漉出阴干,研如膏用之。 卫矛〔曰〕采得只使箭头用,拭去赤毛,以酥拌缓炒。 每一两,用酥二钱半。 枸杞(地骨皮)〔曰〕凡使根,掘得以东流水浸,刷去土,捶去心,以熟甘草汤浸一宿,焙珍曰〕凡用子,拣净枝梗,取鲜明者洗净,酒润一夜,捣烂入药。 牡荆沥〔时珍曰〕取法∶用新采荆茎,截尺五寸长,架于两砖上,中间烧火炙之,两头以器承取,汁沥蔓荆实〔曰〕凡使,去蒂子下白膜一重,用酒浸一伏时,蒸之从巳至未,晒干用。 〔时珍曰寻常只去膜打碎用之。 密蒙花〔曰〕凡使拣净,酒浸一宿,漉出候干,拌蜜令润,蒸之从卯至酉,日干再拌蒸,如此三度,日干用。 每一两用酒八两,蜜半两。 卖子木〔曰〕凡采得粗捣,每一两用酥五钱,同炒干入药。 茯苓〔曰〕凡用,去皮、心,捣细,于水盆中搅浊,浮者滤去之。 此是茯苓赤筋,若误服饵,令人瞳子并黑睛点小,兼盲目。 〔弘景曰〕作丸散者,先煮二、三沸仍切,曝干用。 琥珀〔曰〕入药,用水调侧柏子末,安瓷锅中,置琥珀于内煮之,从巳至申,当有异光,捣粉筛用。 猪苓〔曰〕采得,铜刀削去粗皮,薄切,以东流水浸一夜。 至明漉出,细切,以升麻叶对蒸一日,去叶,晒干用。 〔时珍曰〕猪苓取其行湿,生用更佳。 雷丸〔曰〕凡使,用甘草水浸一夜,铜刀刮去黑皮,破作四五片。 以甘草水再浸一宿,蒸之,从巳至未,日干。 酒拌再蒸,日干用。 〔大明曰〕入药炮用。 桑上寄生〔曰〕采得,铜刀和根、枝、茎、叶细锉,阴干用。 勿见火。 淡竹沥〔机曰〕将竹截作二尺长,劈开。 以砖两片对立,架竹于上。 以火炙出其沥,以盘承取〔其汁沥卷四·虫兽类蜂蜜〔曰〕凡炼蜜一斤,只得十二两半是数。 若火少、火过,并用不得。 〔时珍曰〕凡炼沙蜜,每斤入水四两,银石器内,以桑柴火慢炼,掠去浮沫,至滴水成珠不散乃用,谓之水火炼露蜂房〔曰〕凡使革蜂窠,先以鸦豆枕等同拌蒸,从巳至未时,出鸦豆枕了,晒干用。 〔大明曰〕入药并炙用。 五倍子(百药煎)〔时珍曰〕用五倍子为粗末。 每一斤,以真茶一两煎浓汁,入酵糟四两,擂烂拌和,器盛置糠缸中之,待发起如发面状即成矣。 捏作饼丸,晒干用。 〔嘉谟曰〕入药者,五倍子(鲜者)十斤舂细,用瓷缸盛,稻草盖,七日夜。 取出再捣,入桔梗、甘草末各二两,又一七。 仍捣仍,满七次,取出捏饼,晒干用。 如无鲜者,用干者水渍为之。 又方∶五倍子一斤,生糯米一两(滚水浸过),细茶一两,以上共研末,入罐内封固,六月要一七,取开配合用。 又方∶五倍子一斤(研末),酒曲半斤,细茶一把(研末)。 上用小蓼汁调匀,入钵中按紧,上以长稻草封固。 另用箩一个,多着稻草,将药钵坐草中,上以稻草盖,置净处。 过一七后,看药上长起长霜,药则已成矣。 或捏作丸,或作饼,晒干才可收用。 桑螵蛸〔别录曰〕桑螵蛸生桑枝上,螳螂子也。 二月、三月采,蒸过火炙用。 不尔令人泄。 〔淘七次,锅干,于柳木僵蚕〔别录曰〕生颖川平泽。 四月取自死者。 勿令中湿,有毒不可用。 〔弘景曰〕人家养蚕时,白。 者佳凡使,先以糯米泔浸一日,待蚕桑涎出,如蜗涎浮水上,然后漉出,微火焙干,以布拭净黄肉、毛,并黑口甲了,捣筛如粉,入药。 樗鸡〔时珍曰〕凡使去翅、足,以糯米或用面炒黄色,去米、面用。 斑蝥〔曰〕凡斑蝥、芫青、亭长、地胆修事,并用糯米、小麻子相拌炒,至米黄黑色取出,去头、足、两翅,以血余裹,悬东墙角上一夜,至明用之,则毒去也。 〔大明曰〕入药须去翅水蛭〔保升曰〕采得,以竹筒盛,待干,用米泔浸一夜,曝干,以冬猪脂煎令焦黄,然后用之。 〔藏器曰〕收干蛭,当展其身令长,腹中有子者去之。 性最难死,虽以火炙,亦如鱼子烟入肠或蛴螬〔曰〕凡收得后阴干,与糯米同炒,至米焦黑取出,去米及身上、口畔肉毛并黑尘了作三四截,研粉用之。 〔时珍曰〕诸方有干研及生取汁者,又不拘此例也。 蝉蜕〔时珍曰〕凡用蜕壳,沸汤洗,去泥土、翅、足,浆水煮过,晒干用。 蜣螂〔别录曰〕五月五日采取蒸藏之,临用(去足)火炙。 勿置水中,令人吐。 蜚虻〔大明曰〕入丸、散,去翅、足,炒熟用。 蟾蜍〔蜀图经曰〕五月五日采得,日干或烘干用。 一法∶去皮、爪,酒浸一宿,又用黄精自然汁之。 可丸蟾酥〔宗曰〕眉间白汁,谓之蟾酥。 以油单纸裹眉裂之,酥出纸上,阴干用。 〔时珍曰〕取蟾筒内下,蛤蟆〔曰〕凡使蛤蟆,先去皮并肠及爪子,阴干。 每个用真牛酥一分涂,炙干。 若使黑虎,即连头、尾、皮、爪并阴干,酒浸三日,漉出焙用。 蜈蚣〔曰〕凡使勿用千足虫,真相似,只是头上有白肉,面并嘴尖。 若误用,并把着,腥臭气入顶,能致死也。 凡制蜈蚣,先以蜈蚣木末(或柳蛀末)于土器中炒,令木末焦黑,去木末,去尾马陆〔雷曰〕凡收得马陆,以糠头炒,至糠焦黑,取出去糠,竹刀刮去头、足,研末用。 蚯蚓〔弘景曰〕若服干蚓,须熬作屑。 〔曰〕凡收得,用糯米泔浸一夜,漉出,以无灰酒浸一日,焙干切。 每一两,以蜀椒、糯米各二钱半同熬,至米熟,拣出用。 〔时珍曰〕入药有为龙骨〔曰〕凡用龙骨,先煎香草汤浴两度,捣粉,绢袋盛之。 用燕子一只,去肠肚,安袋于内,悬井面上,一宿取出,研粉。 入补肾药中,其效如神。 〔时珍曰〕近世方法,但赤为粉煮焙胃,龙齿同龙骨。 或云以酥炙。 鼍甲酥炙,或酒炙用。 鲮鲤甲〔时珍曰〕方用或炮、或烧,或酥炙、醋炙、童便炙,或油煎、土炒、蛤粉炒,当各随本方,未有生用者。 仍以尾甲乃力胜。 石龙子〔时珍曰〕古方用酥炙或酒炙。 惟治传尸劳瘵天灵盖丸,以石蜥蜴连肠肚,以醋炙四十九遍用之,亦一异也。 蛤蚧〔曰〕其毒在眼。 须去眼及甲上、尾上、腹上肉毛,以酒浸透,隔两重纸缓焙令干,以瓷器盛,悬屋东角上一夜用之,力可十倍,勿伤尾也。 〔日华曰〕凡用去头、足,洗去鳞鬣内息者蛇蜕〔曰〕凡使,勿用青、黄、苍色者,只用白色如银者。 先于地下掘坑,深一尺二寸,安蜕于中,一宿取出,醋浸炙干用。 〔时珍曰〕今人用蛇蜕,先以皂荚水洗净缠竹上,或酒、或白花蛇〔颂曰〕头尾各一尺,有大毒,不可用。 只用中段干者,以酒浸,去皮、骨,炙过收之则不炙,头尾之,炭火乌贼鱼骨〔弘景曰〕炙黄用。 〔曰〕凡使勿用沙鱼骨,其形真似。 但以上文顺者是真,横者是假。 以血卤作水浸,并煮一伏时漉出。 掘一坑烧红,入鱼骨在内,经宿取出入药,其效加倍也。 龟甲以龟甲锯去四边,石上磨净,灰火炮过,涂酥炙黄用。 亦有酒炙、醋炙、猪脂炙、烧灰用者。 秦龟甲〔李曰〕经卜者更妙。 以酥或酒炙黄用。 绿毛龟〔时珍曰〕此龟古方无用者。 近世滋补方往往用之,大抵与龟甲同功。 刘氏先天丸用之,其法用龟九枚,以活鲤二尾安釜中,入水,覆以米筛,安龟在筛上蒸熟,取肉晒干。 其甲仍以鳖甲〔别录曰〕鳖甲生丹阳池泽。 采无时。 〔颂曰〕今处处有之,以岳州·沅江所出甲有九肋者者便用尽三升,乃去裙、肋骨,炙干入用。 若治劳去热药,不用醋,用童子小便煎,尽一斗二升,乃去裙留骨,石臼捣粉,以鸡皮裹之,取东流水三斗盆盛,阁于盆上,一宿取用,力有万倍也。 〔时珍曰〕按《卫生宝鉴》云∶“凡鳖甲,以灶灰一斗,酒五升,浸一夜,煮令烂如胶漆用,更佳。 桑柴灰尤妙。 ”蟹〔时珍曰〕凡蟹生烹,盐藏糟收,酒浸、酱汁浸,皆为佳品。 但久留易沙,见灯亦沙,得椒蟹名牡蛎〔宗曰〕凡用,须泥固烧为粉。 亦有生用者。 〔曰〕凡用牡蛎,先用二十个,以东流水入盐一两,煮一伏时,再入火中赤,研粉用。 〔时珍曰〕按温隐居云∶“牡蛎将童尿浸四真珠〔李曰〕凡用,以新完未经钻缀者研如粉,方堪服食。 不细则伤人脏腑。 〔曰〕凡用以乃淘净人长生。 以酪浆渍之,皆化如水银,以浮石、蜂巢、蛇黄等物合之,可引长三四尺,为丸服之。 〔时珍曰〕凡入药,不用首饰及见尸气者。 以人乳浸三日,煮过如上捣研。 一法∶以绢袋盛,入豆腐腹中,煮一炷香,云不伤珠也。 海蛤〔曰〕凡使海蛤,勿用游波虫骨。 真相似,只是面上无光。 误饵之,令人狂走欲投水如东流水淘三次,捣粉用。 〔保升曰〕取得,以半天河煮五十刻,以枸杞汁拌匀,入竹筒内蒸一伏时,捣用。 石决明〔曰〕凡用以面裹煨熟,磨去粗皮,烂捣,再乳细如面,方堪入药。 〔曰〕每五两用盐半分,同东流水入瓷器内煮一伏时,捣末研粉。 再用五花皮、地榆、阿胶各十两,以东流水今方蛤粉〔震亨曰〕用蛤蜊烧成粉,不入煎剂。 〔时珍曰〕按吴球云∶凡用蛤粉,取紫口蛤蜊壳,炭火成,以熟栝蒌连子同捣,和成团,风干用,最妙。 魁蛤〔日华曰〕凡用,取陈久者炭火赤,米醋淬三度,出火毒,研粉。 贝子〔曰〕凡入药,烧过用。 〔曰〕凡使,勿用花虫壳,真相似,只是无效。 贝子以蜜醋相对浸之,蒸过取出,以清酒淘,研。 珂〔曰〕珂,要冬采得色白腻者,并有白旋水文。 勿令见火,即无用也。 凡用以铜刀刮末研细,重罗再研千下,不入妇人药也。 甲香〔曰〕凡使,用生茅香、皂角同煮半日,石臼捣筛用之。 〔经验方曰〕凡使,用黄泥同水〔颂出,三复硬,香,兖人牙〔时珍曰〕两旁曰牙,当中曰齿。 入药烧用。 《钱氏小儿方》云∶“用人牙烧存性。 入麝香或青紫,或变黑,用人齿脱落者,不拘多少,瓦罐固济,过出火毒,研末用。 ”粪清〔大明曰〕腊月截淡竹,去青皮,纳粪中,浸渗取汁,治天行热疾中毒,名粪清。 〔弘景曰〕以空罂塞口,纳粪中,积年得汁,甚黑而苦,名为黄龙汤,疗温病垂死者皆瘥。 人中黄〔震亨曰〕人中黄,以竹筒入甘草末于内,竹木塞两头,冬月浸粪缸中,立春取出,悬风处阴干,破竹取草,晒干用。 爪甲〔普济〕治破伤风。 用人手足指甲烧存性六钱,姜制南星、独活、丹砂各二钱,为末,分作二服,酒下。 乱发〔别录〕鼻衄,乱发烧灰,吹之立已。 〔华佗中藏经〕头发切,入铫内炒存性。 研。 〔先以苦参干,入罐天灵盖〔藏器曰〕凡用弥腐烂者乃佳。 有一片如三指阔者,取得,用火罨一夜。 待腥秽气尽,却药魂男人胞〔吴球曰〕紫河车,古方不分男女。 近世男用男,女用女∶一云男病用女,女病用男。 初生膜,蒸者药最胞衣水〔藏器曰〕此乃胞衣埋地下,七八年化为水,澄彻如冰。 南方人以甘草、升麻和诸药,瓶盛埋之,三五年后掘出,取为药也。 猪脂〔时珍曰〕凡凝者为肪为脂,释者为膏为油,腊月炼净收用。 〔恭曰〕十二月上亥日,取入新瓶,埋亥地百日用之,名脂。 每升入鸡子白十四枚,更良。 〔弘景曰〕勿令中水。 腊月白马阴茎〔藏器曰〕凡收,当取银色无病白马,春月游牝时,力势正强者,生取阴干,百日用。 〔用。 阿胶〔弘景曰〕凡用皆火炙之。 〔曰〕凡用,先以猪脂浸一夜,取出,柳木火上炙燥研用〔膏,或牛黄〔曰〕凡用,单捣细研如尘,绢裹定,以黄嫩牛皮裹,悬井中一宿,去水三四尺,明早取之。 虎骨〔颂曰〕虎骨用头及胫骨,色黄者佳。 凡虎身数物,俱用雄虎者胜。 药箭射杀者,不可入药,其毒浸渍骨血间,能伤人也。 〔时珍曰〕凡用虎之诸骨,并捶碎去髓,涂酥或酒或醋,各随方法,炭火炙黄入药。 虎睛〔颂曰〕虎睛多伪,须自获者乃真。 〔曰〕凡使虎睛,须问猎人∶有雌有雄,有老有嫩,有杀得者。 惟中毒自死者勿用之,能伤人。 虎睛,以生羊血浸一宿漉出,微火焙干,捣粉用。 〔时珍曰〕《千金》治狂邪,有虎睛汤、虎睛丸,并用酒浸炙干用。 象胆〔曰〕凡使勿用杂胆。 其象胆干了,上有青竹文斑光腻,其味微带甘。 入药勿便和众药,须先捣成粉,乃和众药。 (按∶本条《大观》、《政和》无。)犀角〔弘景曰〕入药惟雄犀生者为佳。 若犀片及见成器物皆被蒸煮,不堪用。 〔颂曰〕凡犀入药蜕角汤、坼燥熊脂〔曰〕凡取得,每一斤入生椒十四个,同炼过,器盛收之。 熊掌《圣惠方》云∶熊掌难(义同烂),得酒、醋、水三件同煮,熟即大如皮球也。 羚羊角〔曰〕凡用,有神羊角甚长,有二十四节,内有天生木胎。 此角有神力,可抵千牛。 凡使更研鹿茸〔别录曰〕四月、五月解角时取,阴干,使时燥。 〔恭曰〕鹿茸,夏收之阴干,百不收一,且易臭,惟破之火干大好。 〔曰〕凡使鹿茸,用黄精自然汁浸两日夜,漉出切焙捣用,免脆研矣鹿角〔诜曰〕凡用鹿角、麋角,并截段错屑,以蜜浸过,微火焙,令小变色,曝干,捣筛为末。 按崔盛之白胶(一名鹿角胶)〔别录曰〕白胶生云中,煮鹿角作之。 〔弘景曰〕今人少复煮作,惟合角弓用之。 其法∶先以米沈汁渍七日令软,煮煎如作阿胶法耳。 又一法∶锉角令细,入干牛皮一片何煮之。 〔曰〕采全角锯开,并长三寸,以物盛,于急水中浸一百日取出,刀刮去黄皮,拭净。 以酽醋煮七日,旋旋添醋,勿令少歇。 戌时不用着火,只从子至戌也。 日足,角白色,软如粉。 捣烂,每十两入无灰酒一镒,煮成胶,阴干研筛用。 〔时珍曰〕今人呼煮烂成粉者,为鹿角霜;取粉熬成胶,或只以浓汁熬成膏者,为鹿角胶。 按胡《卫生方》云∶以米泔浸鹿角七日令软,入急流水中浸七日,去粗皮,以东流水、桑柴火煮七日,旋旋添水,入醋少许,捣成霜用。 其汁,加无灰酒,熬成胶用。 又邵以正《济急方》云∶用新角三对,寸截,盛于长流水浸三日,刮净,入楮实子、桑白皮、黄蜡各二两,铁锅中水煮三日夜,不可少停,水少即添汤。 日足,取出刮净,晒研为霜。 韩《医通》云∶以新鹿角寸截,囊盛,于流水中浸七日,以瓦缶入水,桑柴火煮。 每一斤,入黄蜡半斤,以壶掩住,水少旋添。 其角软,以竹刀刮净,捣为霜用。 麋角〔曰〕麋角,顶根上有黄毛若金线,兼旁生小尖也。 色苍白者为上。 〔诜曰〕凡用麋角,小者与鹿盛牛再以〔附〕麋茸修治与鹿茸同。 麝香〔曰〕凡使麝香,用当门子尤妙。 以子日开之,微研用,不必苦细也。 猫屎腊月采干者,泥固,烧存性,收用。 腽肭脐〔曰〕用酒浸一日,纸裹炙香锉捣。 或于银器中,以酒煎熟合药。 〔时珍曰〕以汉椒樟脑同收,则不坏。 皮细锉,炒黑入药。 雄雀屎〔日华曰〕凡鸟右翼掩左者是雄。 其屎头尖挺直。 〔曰〕凡使,勿用雀儿粪。 雀儿口黄,去雄分用,则出自雷氏也。 伏翼〔曰〕凡使要重一斤者。 先拭去肉上毛,及去爪、肠,留肉、翅并嘴、脚。 以好酒浸一宿,取出以黄精自然汁五两,涂炙至尽,炙干用。 〔时珍曰〕近世用者,多存性耳。 天鼠屎〔时珍曰〕凡采得,以水淘去灰土恶气,取细沙晒干焙用。 其沙乃蚊蚋眼也。 五灵脂〔颂曰〕此物多夹沙石,绝难修治。 凡用研为细末,以酒飞去沙石,晒干收用。 鸱头〔弘景曰〕虽不限雌雄,雄者当胜。 用须微炙。 不用蠹者。 古方治头面方有鸱头酒。 卷五·果菜米谷类山楂〔时珍曰〕九月霜后取带熟者,去核曝干,或蒸熟去皮核,捣作饼子,日干用。 白柿〔时珍曰〕白柿即干柿生霜者。 其法用大柿去皮捻扁,日晒夜露至干,内瓮中,待生白霜乃取出。 今人谓之柿饼,亦曰柿花。 其霜谓之柿霜。 柿〔瑞曰〕水藏者性冷,盐藏者有毒。 〔时珍曰〕,藏柿也。 水收、盐浸之外,又有以熟柿用灰汁澡三四度,令汁尽着器中,经十余日即可食,治病非宜。 柿糕〔时珍曰〕案李氏《食经》云∶用糯米(洗净)一斗,大干柿五十个,同捣粉蒸食。 如干,入煮枣泥和拌之。 石榴皮〔曰〕凡使榴皮、叶、根勿犯铁,并不计干湿,皆以浆水浸一夜,取出用,其水如墨汁也。 黄橘皮〔曰〕凡使勿用柚皮、皱子皮,二件用不得。 凡修事,须去白膜一重,锉细,以鲤鱼裹一宿,至明取用。 〔宗曰〕本草橘柚作一条,盖传误也。 后世不知,以柚皮为橘皮,是贻无不甚曰〕柚皮皮性杂之说出青橘皮〔时珍曰〕青橘皮乃橘之未黄而青色者,薄而光,其气芳烈。 今人多以小柑、小柚、小橙伪为之,不可不慎辨之。 入药以汤浸去瓤,切片醋拌,瓦炒过用。 橘核〔时珍曰〕凡用须以新瓦焙香,去壳取仁,研碎入药。 薯蓣〔颂曰〕采白根刮去黄皮,以水浸之,糁白矾末少许入水中,经宿净洗去涎,焙干用。 〔宗堪啖耳。 候全干生经十李根皮〔时珍曰〕李根皮取东行者,刮去皱皮,炙黄入药用。 《别录》不言用何等李根,亦不言其白皮杏仁〔别录曰〕五月采之。 〔弘景曰〕凡用杏仁,以汤浸去皮尖,炒黄。 或用面麸炒过。 〔午,取出晒乌梅〔弘景曰〕用须去核,微炒之。 〔时珍曰〕造法∶取青梅篮盛,于突上熏黑。 若以稻灰淋汁乃上桃核仁〔别录曰〕七月采,取仁阴干。 〔曰〕凡使须去皮,用白术、乌豆二味,同于坩锅中煮二伏时,漉出劈开,心黄如金色乃用。 〔时珍曰〕桃仁行血,宜连皮、尖生用。 润燥活血,宜桃花〔别录曰〕三月三日采,阴干之。 〔曰〕桃花勿用千叶者,令人鼻衄不止,目黄。 收桃茎及白皮〔时珍曰〕树皮、根皮皆可,用根皮尤良。 并取东行者,刮去粗皮,取白皮入药。 桃胶〔时珍曰〕桃茂盛时,以刀割树皮,久则胶溢出,采收,以桑灰汤浸过,曝干用。 如服食,当依本方修炼。 木瓜〔曰〕凡使木瓜,勿犯铁器,以铜刀削去硬皮并子,切片晒干,以黄牛乳汁拌蒸,从巳至未,待如膏煎,乃晒用也。 〔时珍曰〕今人但切片晒干入药尔。 按《大明会典》∶宣州岁贡亦取其陈久无木气,如栗子去木气之义尔。 枇杷叶〔恭曰〕凡用须火炙,以布拭去毛。 不尔射入肺,令咳不已。 或以粟秆作刷刷之,尤易洁净以甘涂炙橡实〔雷曰〕霜后收采,去壳蒸之,从巳至未,锉作五片,日干用。 〔周定王曰〕取子换水浸十五次,淘去涩味,蒸极熟食之,可以济饥。 橡实的斗壳〔大明曰〕入药并宜捣细,炒焦或烧存性研用。 槲若〔颂曰〕若即叶之名也。 入药须微炙令焦。 槟榔〔曰〕头圆矮毗者为榔,形尖紫纹者为槟。 槟力小,榔力大。 凡使用白槟及存坐稳正心力得吐去红水一口,乃滑美不涩,下气消食。 此三物相去甚远,为物各异,而相成相合如此,亦为异矣。 俗谓“槟榔为命赖扶留”以此。 古贲灰即蛎蚌灰也。 贲乃蚌字之讹。 瓦屋子灰亦可用。 大腹子〔思邈曰〕鸩鸟多集槟榔树上。 凡用槟榔皮,宜先以酒洗,后以大豆汁再洗过,晒干入灰火烧煨,切用。 椰子〔颂曰〕不拘时月采其根皮,入药炙用。 一云∶其实皮亦可用。 蜀椒〔曰〕凡使南椒须去目及闭口者,以酒拌湿蒸,从巳至午,放冷密盖,无气后取出,便入瓷器中,勿令伤风也。 〔宗曰〕凡用秦椒、蜀椒,并微炒使出汗,乘热入竹筒中,以梗捣用,未尽再捣。 或只炒热,隔纸铺地上,以碗覆,待冷碾取红用。 荜澄茄〔曰〕凡采得,去柄及皱皮了,用酒浸蒸之,从巳至酉,杵细晒干,入药用。 吴茱萸〔曰〕凡使去叶梗,每十两以盐二两投东流水四斗中,分作一百度洗之,自然无涎,日干入丸散用之。 若用醋煮者,每十两用醋一镒,煮三十沸后,入茱萸熬干用。 〔宗曰〕凡用甜瓜子仁〔曰〕凡收得曝干杵细,马尾筛筛过成粉,以纸三重裹压去油用。 不去油,其力短也西瓜子仁同。 甜瓜蒂〔曰〕凡使勿用白瓜蒂,要取青绿色瓜,气足时,其蒂自然落在蔓上。 采得,系屋东有风〔宗曰〕此甜瓜蒂也。 去瓜皮用蒂,约半寸许,曝极干,临时研用。 〔时珍瓜,其蒂不莲实〔弘景曰〕藕实即莲子,八、九月采黑坚如石者,干捣破之。 〔颂曰〕其至秋黑而沉水,为石莲子,可磨为饭食。 〔时珍曰〕石莲剁去黑壳,谓之莲肉。 以水浸去赤皮、青心,生食心,或晒或焙干用。 亦有每一斤,用猪肚一个盛贮,煮熟捣焙用者。 子,状如土石而味苦,不知何物也? 荷叶〔大明曰〕入药并炙用。 芡实〔诜曰〕凡用蒸熟,烈日晒裂取仁,亦可舂取粉用。 〔时珍曰〕新者煮食良。 入涩精药,连壳用也可。 案刘《暇日记》云∶芡实一斗,以防风四两煎汤浸过用,且经久不坏。 韭子〔大明曰〕入药拣净,蒸熟曝干,簸去黑皮,炒黄用。 胡葱〔曰〕凡采得依纹擘碎,用绿梅子相对拌蒸一伏时,去梅子,砂盆中研如膏,瓦器晒干用。 灰〔曰〕灰即金锁天叶,扑蔓翠上,往往有金星,堪用。 若白青色者,是忌女茎,不中用日干而叶胡麻〔弘景曰〕服食胡麻,取乌色者,当九蒸九曝,熬捣饵之。 断谷,长生,充饥,虽易得而汤丸尔。 〔曰〕凡修事以水淘去浮者,晒干,以酒拌蒸,从巳至亥,出摊晒干。 臼中舂去粗留薄皮。 以小豆对拌,同炒。 豆熟,去豆用之。 大麻〔宗曰〕麻仁极难去壳。 取帛包置沸汤中,浸至冷出之。 垂井中一夜,勿令着水。 次日日中曝干,就新瓦上去壳,簸扬取仁,粒粒皆完。 张仲景麻仁丸,即此大麻子中仁也。 薏苡仁〔曰〕凡使,每一两,以糯米一两同炒熟,去糯米用。 亦有更以盐汤煮过者。 罂粟壳〔时珍曰〕凡用以水洗润,去蒂及筋膜,取外薄皮,阴干细切,以米醋拌炒入药。 亦有蜜炒、蜜炙者。 扁豆〔时珍曰〕凡用取硬壳扁豆子,连皮炒熟,入药。 亦有水浸去皮生用者,从本方。 发布时间:2025-04-06 12:07:38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shu/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