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葛根汤治落枕 内容: 李红亮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患者胡某某,男,64岁。 于2008年7月就诊。 3天前睡觉起床后出现颈项、肩背拘紧不舒,渐至颈项不能自主扭转。 刻下症见:颈项强直,不能扭转。 形体壮实,畏寒无汗,口淡无味。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 证属风寒外束,经气不利,治以发汗解表,升津疏经。 处方:葛根60克,麻黄45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炙甘草30克,生姜45克,大枣12枚(掰)。 3剂,每剂以水2000毫升,先煮葛根、麻黄,减400毫升,去上沫。 将其他药物纳入,煎至6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日3次。 服完1剂,全身发热,但未出汗。 服完2剂,全身微微出汗,病去大半。 3剂服完,颈项活动自如。 按:“落枕”之名首见于《素问·骨空论》,又名失颈、失枕。 多因睡卧姿势不当,或颈部感受风寒,或外伤引起。 症见颈部酸痛不适,俯仰转动不灵,重者疼痛延及患侧肩背及上肢,头向一侧歪斜,并有患侧颈部压痛等。 《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治之”所述症状、病机与“落枕”相合,故用之多能收“一剂知,二剂已”之效。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论葛根汤:“是方也,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麻黄佐桂枝发太阳荣卫之汗,葛根君桂枝解阳明肌表之邪。 不曰桂枝汤加麻黄葛根,而以葛根命名者,其意重在阳明,以呕利属阳明多也。 二阳表急,非温服覆而取汗,其表未易解也,或呕或利,里已失和,虽歠粥而胃亦不能输精于皮毛,故不须歠粥也。 柯琴曰:此证身不痛腰不疼,骨节不疼不恶寒,是骨不受寒矣。 头项强痛下连于背,牵动不宁,是筋伤于风矣。 不喘不烦躁,不干呕,是里不病。 无汗恶风,病只在表。 若表病而兼下利,则是表实里虚矣,比麻黄青龙二证较轻。 然项强连背拘强,更基于项强无汗,不失为表,但脉浮不紧,故不从乎麻黄,而于桂枝方加麻黄倍葛根以去实,变便麻桂之法也。 盖葛根为阳明主药,凡太阳有阳明者,则佐入太阳药中;凡少阳有阳明者,则佐入少阳药中,无不可也。 ”张洁古云:“要知葛根桂枝俱是解肌和里之药,故有汗无汗,下利不下利,俱可用,与麻黄之专于发表者不同也。 ”惟是用经方必用经方之用量,或同比增加或同比减少,切不可随意调整药物之间的比例,并谨遵煎煮方法、服药方法、调护方法。 发布时间:2025-11-11 11:50:52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hui/4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