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儿时荆芥是道“菜” 内容: 盛英 辽宁省普兰店市中医院女儿从河南老家回来,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塑料袋给我,刚打开,便有一丝清凉的香气扑面而来,瞬间让我很感动,这是来自故乡的味道。 是母亲让女儿带给我的。 小时候,每到盛夏,母亲就常会在餐桌上摆一道像“草”一样的菜,闻起来一股清香,吃起来味道鲜美。 母亲告诉我那“草”的名字叫荆芥。 多年来那一穗穗淡紫色的小花和薄荷似的清凉一直在我的心中驻足。 前年,母亲回南方老家带回了些荆芥种子,我们把它种在花盆里呵护备至。 当再次闻到荆芥的清凉馨香,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情愫。 荆芥,也称假苏、姜芥、荆菜。 荆芥属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本草纲目》里记载:“荆芥原是野生,信为世用,遂多栽莳。 二月布子生苗,炒食辛香。 方茎细叶,似独帚叶而狭长,淡黄绿色。 八月开小花,作穗成房,房如紫苏房,内有细子如葶苈子状,黄赤色,连穗收采用之”。 可不能小看这荆芥,中医认为,荆芥性味辛、微温,入肺、肝经,有疏风解表,宣散疹毒,止血之功,无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均可应用。 《本草纲目》还记载荆芥有:“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自此看来,荆芥虽其貌不扬,属野菜,但药效和功能却很多。 河南一带很早就有食用荆芥的习惯,荆芥有防暑,增进食欲,开胃健脾,消食下气等功能,人们喜欢掐些荆芥的嫩叶做面饼、下面条、炒鸡蛋,也可做凉拌菜。 宋代苏颂《本草图经》里记载其“辛香可啖,人取作生菜”。 明代王圻也在《三才图会》里指出:“生汉川泽,今处处有。 初生生香可啖,人取作生菜”。 元代《饮膳正要》有药膳“荆芥粥”,在汤羹中放几片荆芥叶子可增加汤的香气。 河南人不但喜欢食用荆芥,还常用荆芥来打比方,比如说某人见过大世面,就会说“这人可以,吃过大盘荆芥”,我想这也只为讨个好口彩吧。 开封曾是七朝古都,全国的达官显贵、士农工商,到京城开封来述职、赶考、游玩都会在开封吃住,人们便会吃到这道味道独特鲜美的荆芥。 也许那时外地人只有到过京城开封的人才能吃上荆芥,所以,人们就称到过京城开封的人“吃过大盘荆芥”。 吃过大盘荆芥的人,就会得到周围人的青睐,会被另眼高看。 发布时间:2024-07-16 11:11:14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hui/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