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黄芪常用药对2则 内容: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黄芪味甘,性温。 归肺、脾经。 功能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等证。 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常用量9~30克。 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黄芪。 黄芪配浮小麦浮小麦味甘,性凉。 入心经。 本品为未成熟之小麦,水淘可浮于水面,故名浮小麦。 可止汗。 黄芪补气升阳,实肤理,固表止汗;浮小麦甘凉益气,清热除烦,养心退热止汗。 二药为伍,益气清热,固表实腠理止汗。 浮小麦常用量9~15克。 黄芪配升麻黄芪补气,走而不守,兼可升阳举陷,益气固表,利水消肿。 升麻体轻升散,引药上行,可助黄芪升举之力,鼓舞脾气,使清阳之气得升,浊阴之气得降,以升清降浊,升阳举陷。 二药为伍,可升阳举陷,治气虚中气下陷之久利脱肛,子宫及内脏下垂等病症。 升麻常用量3~6克。 发布时间:2025-07-06 11:43:15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hui/3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