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皕一选方治验实录读后 内容: 杨大华 江苏省东海县石榴镇卫生院“在众多的中医方剂类图书中,人民卫生出版社新推出的《皕一选方治验实录》又有什么与众不同呢? ”这是我收到陶御风先生寄来的新作时的想法。 带着这个想法,我翻阅了此书并找到了答案。 全书注重一个“选”字。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方,二是选案。 选方是通过调查研究,制订筛选方案,从近10万首古方中选出581首临床实用的方剂,而不是方剂词典或专病专方。 因此,本书的编写首先是“淘方”,而不是单纯地“录方”。 选案则更是严格要求,力求选择原方应用的验案,对有加减药味的也控制在一定范围。 就所选的医案来看,大多是出自古今临床名家之手。 而且,所录的医案均取自历代医籍。 无疑,从来源上保证了医案的高品质。 书中“治验实录”分为“中医病证医案”和“西医病症医案”,这也给人别开生面之感。 其实,不论是选方还是选案,都实实在在地考验着编写者的眼光。 第二个与众不同的是,本书是建立在前期科研课题基础上的,可以说是科研工作的继续或进一步展开。 如果从更广的视野来看,《皕一选方治验实录》就是“中医古方筛选方案和利用研究”课题的“二期工程”。 没有前期的铺垫工作,自然不会有本书的问世。 这些科研因素大大地增加了本书的学术“含金量”,而这种“含金量”也是许多方剂书籍所不能比拟的。 阅读中,我也切实感受到陶老师和史老师两位文献学家的深厚内功。 另外,在一些细节方面编者也处理得比较好。 比如:整个编排次序由汉唐渐近,给人以清爽的感觉;“中医病证医案”的医案标题突出主症,“西医病症医案”则为明确的西医诊断;每首方的药物名称特意用黑体字标出以醒目,等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书后详尽的中西医病证(症)索引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查阅和利用,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 收到此书尚不足一个月,预感到它会成为个人临证的“金拐杖”,成为遇到疑难时最想查阅的工具书。 日前,遇到一例心烦失眠的病人,我打算用黄连阿胶汤。 于是,我开始翻阅此书来参考。 该方关于心烦失眠的诸多验案扑面而来。 其中,舌象和脉象的记载也各不相同。 当时想:要是有按语之类的多好啊! 可转念一想,“编者按”之类何尝不是双刃剑? 它既能启发读者,也一样能误导人。 不加按语,让人自己去思考和借鉴正是“实录”的本旨! 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书的最佳读者应该是有一定临证阅历的医生,而决非初学者。 临证时顺手翻阅一下这些名家妙手的经验,一定能增加开方的底气和信心。 2011年之初能收到这份珍贵礼物,真让人喜出望外。 发布时间:2024-12-16 11:11:04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hui/1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