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半夏 中药诗赏析 内容: 时当半夏已生齐,霹雳痰宫震鼓聋。 制以生姜经可引,代将贝母见休迷。 管教痰湿难存胃,须识胎儿易堕脐。 血少汗多兼燥渴,古人三禁耳曾提。 注: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 按:半夏味辛温有毒,入心脾胃三经。 半夏二月生苗,得一阴之气而枯。 生于阳,成于阴,故能引阳气入于阴。 发表开郁,下气止呕。 除湿痰,利二便。 能行水气以润肾,燥和胃气而通阴阳。 治一切脾湿之症,为除湿化痰,开郁发表之品。 俗以半夏性燥有毒,多以贝母代之。 必须生姜者,亦以制其毒故也。 孕妇忌用,恐堕胎元。 如不得已用之,复加姜汁炒过。 总主诸痰,验证佐助。 火痰黑,老痰胶,加芩、连、栝楼、海粉;寒痰清,湿痰白,入姜、附、苍术、陈皮。 风痰卒中昏迷,皂角、天南星和;痰核延生肿突,竹沥、白芥子搀。 劫痰厥头疼,止痰饮胁痛。 散逆气,除呕恶。 开结气,发音声。 脾泻兼驱,心汗且敛。 盖脾恶湿,半夏专能燥湿胜水故尔。 苟无湿者,均在禁例。 古人立半夏有三禁,谓血家、渴家、汗家也。 (李绍林) 发布时间:2024-11-11 11:53:40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hui/1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