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悌 李明哲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三院愿诸公还读伤寒章太炎对中医四大经典皆有涉猎,其弟子陆渊雷曾谓:“先生则引与论医,竞日不倦,时聆精义妙理。”章太炎最推崇的还是《伤寒论》,认为《伤寒论》“为吾土辨析最..

张存悌 李明哲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三院
愿诸公还读伤寒
章太炎对中医四大经典皆有涉猎,其弟子陆渊雷曾谓:“先生则引与论医,竞日不倦,时聆精义妙理。”章太炎最推崇的还是《伤寒论》,认为《伤寒论》“为吾土辨析最详之著作”,“中医之胜于西医者,大抵《伤寒》为独甚。”某年,著名西医江逢治患“夹阴伤寒”而卒,太炎亲书挽联志哀,联语曰:“医师著录几千人,海上求方,惟夫子初临独逸;汤剂远西无四逆,少阴不治,愿诸公还读伤寒。”细心品味,此联含蓄而有雅讽之意。同时章太炎却对民间医生并不轻视,曾说:“取法东方,勿震远西;下问铃串,勿贵儒医。”以章老夫子恃才傲物之辈,犹能屈尊“下问”于走方铃医,可见他对民间医药的重视了。
诚邀恽铁樵治病
章太炎与名医恽铁樵既为文朋又是医友,亲朋有病经常介绍到恽铁樵处就诊。有一次,太炎之兄章椿柏生了一场重病,年纪已76岁,呃逆六昼夜不止。手足肿胀,头面亦肿,舌干,烦躁,病势颇险。太炎邀恽铁樵诊之。当时,医生们均主张用治呃常用方丁香柿蒂汤治之。恽氏诊后,坚决反对。认为病人呃逆系由年高久病,津液涸干所致。不同于一般呃逆,用丁香柿蒂类套方必然无效。主张用犀角地黄汤凉血润燥。椿柏亦通医,认为用是方不合常理,不敢服用。但碍于太炎先生的面子,勉强吃了一剂。孰料,当夜即酣睡通宵,翌晨呃逆亦轻减,浮肿亦渐退,继经调理而愈。
较真“第三扁鹊”
章太炎是训诂学大师,能全文背诵《说文解字》、《尔雅》,以如此深厚的功底诠释经典医藉,自是轻车熟路。上海某富商患病,群医束手,认为不治。有一位不甚知名的中医,诊视后独认为可救,处方数剂,竟告痊愈。富商很感激,慕章太炎书法名气,奉千元求先生为题一匾,想借重以扬其名。太炎手书四个大字,曰“第三扁鹊”。富商大惑不解,请教于他人,都认为“第三扁鹊”显含贬义,可能是“第二扁鹊”之笔误。富商乃婉求太炎先生改写。太炎大发脾气,说:“所书无误。医之誉,无过于此者,彼果为名医,必知其义。”且补署落款“章炳麟”,以坚其信。富商不得已,才将书法制匾奉送。医者收到后,喜出望外,高悬于厅堂。原来《史记》上的扁鹊,姓秦,名越人。《史记正义》引《黄帝八十一难序》云:“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仍号之为扁鹊”,已经是“第二扁鹊”,故誉“第三扁鹊”并没有错。章太炎满腹经纶,焉能不知此等学问。
相关阅读
- 《中医启蒙三字经》修改意见
- 中医医院:中西知识共存的空间--百年中医沉浮录
- 从儒医角度看《红楼梦》与中医
- 中医争取讼案鉴证权利--百年中医沉浮录
- 排卵障碍 中医调治
- 我教女儿学《中医启蒙三字经》
- 读《新中国六十年中医图书总目》有感
- 海外中医的崎岖之路--百年中医沉浮录
- 用现代语言解析中医
- 人参连起一段中医缘 李光耀体验中医治疗的故事
- 治中暑中医有特色
- 中医抗战纾国难 百年中医沉浮录
- 中医别名有几多
- “肝胆相照”事出有因——中医脏腑的关系
- 不能仅以辨证论治概括中医思维 读《中医临床思维学导学》有感
- 学习中医要诀
- 中医防治中风优势明显
- 沦陷区的中医生存和斗争 百年中医沉浮录
- 中医是怎么治未病的
- 传统药业的近代荣衰 百年中医沉浮录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