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潇湘七月流火,烈日炎炎,这样的酷暑之下,娇滴滴的林妹妹自是不堪承受。因而只去了一趟清虚观打醮看戏,回来就中暑了。黛玉中暑,半缘心事半缘暑热。清虚观中,不知好歹的张道士给宝玉提了门亲事,虽遭贾母回绝,..
吴潇湘
七月流火,烈日炎炎,这样的酷暑之下,娇滴滴的林妹妹自是不堪承受。因而只去了一趟清虚观打醮看戏,回来就中暑了。
黛玉中暑,半缘心事半缘暑热。清虚观中,不知好歹的张道士给宝玉提了门亲事,虽遭贾母回绝,黛玉听后心里总是颇有些不自在的。本就体弱的她顶着酷暑看了半日戏,加之府中主子丫鬟仆妇大都去了清虚观,人多且杂,空气难免不流通。小姐们出入又都坐着遮盖严密的翠盖珠璎八宝车,这位“风吹吹就坏了的美人灯儿”当然难以耐受,中暑的症状也就出现了,回家就卧病在床,不再去看戏了。
赤日当天,树荫匝地,蝉声阵阵,静无人语,黛玉服下解暑汤香薷饮后,只在房内躺着歇息。偏偏宝玉前来探望,两人因皆存求近之心,一时又口角起来。见宝玉又是砸玉又是赌咒的,本就脾胃虚弱的中暑病人心下一阵烦恼,刚吃下去的香薷饮便承受不住,一下子又全吐了出来。
“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此处也不例外。从紫鹃一句话“才吃了药好些,这会子因和二爷拌嘴,又吐出来”可见,黛玉服用香薷饮后症状应是大为好转,疗效明显。香薷饮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薷、白扁豆、厚朴各等分组成。功能祛暑解表、化湿和中。方中香薷解表散寒、祛暑利湿,前人喻其为夏令之麻黄,为暑月解表之要药;厚朴苦温,行气散满化湿和胃;扁豆消暑和中兼能化湿。三药合用,辛温与辛凉相合,用于暑挟寒湿之邪者,颇为适宜,可谓夏月常用良方。
清代名医吴谦编的《医宗金鉴》卷二十八云:“香薷饮:治暑热乘凉饮冷,阳气为阴邪所遏,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腹满、吐泻者”。明清时期,也传有立秋时服香蕉饮消除暑湿、预防感冒的民俗。《帝京岁时纪胜》中也提到,要在立秋前一天,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至立秋日合家饮之。人们在立秋前一天都纷纷到药铺买好香薷饮的原料,急火煎好后露宿一夜,次日立秋之时凉饮。因而香薷饮以凉服为佳,且不易引起呕吐。
又逢夏月酷暑,暑热往往夹湿,有人或贪凉久坐空调居室、或恣食生冷,都易伤阳气,出现头重脚轻,胸闷腹痛等症,或演变为暑湿感冒、空调病等。此时,不妨效仿林妹妹,煎服香薷饮解暑、卫阳、休养。也可将香薷、厚朴捣碎,白扁豆炒黄捣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1小时。待凉后代茶频饮。饮后可发汗、祛暑、消除水肿。对有上吐下泻症状者,也适用此方。
但服用此方也需注意禁忌症,如发热、汗出、不恶寒、心烦口渴者,不宜服用。
相关阅读
- 夏季是一年中养心的最佳时期,医生送你一妙招,或能助你事半功倍
- 补气化暑丹
- 夏季是一年中养心的最佳时节,医生送你两招,强健心脏功能
- 为什么说夏季是尿路感染的高发季节?医生:这些因素是“祸根”
- 夏季湿气泛滥,当心百病“缠身”,睡前做好2个动作,帮你祛湿
- 夏季谨防汗疱疹
- 夏天巧用绿豆养生,不止清热祛暑,还能防治5种疾病!你用对了吗
- 夏季可多吃酸食
- 夏季可多吃9种苦味菜
- 夏天巧用绿豆养生,不止清热祛暑,还能防治5种疾病!你用对了吗
- 夏季巧配防暑茶
- 肿瘤患者夏季饮食,要牢记这3“清”
- 白云平安散
- 小满要利湿 祛暑 养阴
- 夏季不妨多食醋
- 夏季雨水多练熊戏健脾祛湿
- 夏季要科学饮茶
- 辨证治疗夏季热
- 夏季贪凉警惕颈椎病
- 薄荷解暑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