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峰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读《中国中医药报》9月7日范金茹女士“怎样学好中医”文章深受启发。的确,不管做任何事,只要方法正确,常能事半功倍。说到怎样才能学好中医,或者说中医成才有哪些要素?笔者很赞同《..

刘世峰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
读《中国中医药报》9月7日范金茹女士“怎样学好中医”文章深受启发。的确,不管做任何事,只要方法正确,常能事半功倍。说到怎样才能学好中医,或者说中医成才有哪些要素?笔者很赞同《十二位名老中医致中青年的一封信》中提出的“中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读书、临证、师承这三大要素”的观点。笔者研习中医30多年,对此颇有体会。
先谈临证,中医成才之路离不开临床实践。古人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很有道理。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医药知识、技术、经验的积累离不开临床实践,否则中医理论背得再熟也是没有用的。
如荣昌县吴家镇已故的朱锡玖老中医,医术精湛,每天求诊者应接不暇。朱老用温通法治大便秘结顽症收效甚佳,据说是受屠宰场冬天用热水翻大肠得到的启发。他就是因为终身坚持中医临床实践,不断思考,才深受群众爱戴的。
学习中医必须具有求真务实精神,必须具备丰厚的中国古代文化底蕴,执着追求,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在临床实践中去感悟,不断总结经验。在临床上要善于和病人交流沟通,掌握和运用好中医技能,逐步达到运用自如、左右逢源的境界。
笔者曾随本县老中医周泽勋跟师实习1年,周老文化程度也不是很高,但是他对病人态度和蔼,以他的中医疗效和声望形成了一大批固定的病人,有相当一部分病人长期找他看病,非他不看,构成了极和谐的医患关系。因此,随师临床除学习借鉴一些诊病思路和方法外,还要通过临床实践去感受老师的经验技艺,并不断总结经验,达到为我所用的程度,以提高诊疗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临床中培养一大批“铁杆病人”。
其次是读书。中医读书应该从学习中医经典开始,因为中医经典是中医的源头,学中医要成才必须反复研修中医经典著作,然后旁及诸家。这也是中医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历代中医药大家无不如此,舍此别无捷径可走。
第三是师承。学中医不管是院校毕业生还是自学中医,要想成才都需要接受中医师承教育,跟名师能够使中医学子有更多机会接触各种病人,学习借鉴老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艺,促进自己早日成才。据说温病学家叶天士就拜了17位中医老师,可见学中医跟名师是中医成才的重要因素。
相关阅读
- 《中医启蒙三字经》修改意见
- 中医医院:中西知识共存的空间--百年中医沉浮录
- 从儒医角度看《红楼梦》与中医
- 中医争取讼案鉴证权利--百年中医沉浮录
- 排卵障碍 中医调治
- 解读女性不孕的三大疑问
- 我教女儿学《中医启蒙三字经》
- 读《新中国六十年中医图书总目》有感
- 海外中医的崎岖之路--百年中医沉浮录
- 用现代语言解析中医
- 人参连起一段中医缘 李光耀体验中医治疗的故事
- 治中暑中医有特色
- 中医抗战纾国难 百年中医沉浮录
- 中医别名有几多
- “肝胆相照”事出有因——中医脏腑的关系
- 不能仅以辨证论治概括中医思维 读《中医临床思维学导学》有感
- 学习中医要诀
- 中医防治中风优势明显
- 沦陷区的中医生存和斗争 百年中医沉浮录
- 中医是怎么治未病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