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白芥子炒后功效都有哪些呢? 内容: 中风这种疾病一般都是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别看它叫中风,但是实际上和我们理解的被风吹到没有多大的关系,它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出现中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失语的情况,这时候就可以使用白芥子这种药材来治疗中风失语了,效果非常不错,那么到底白芥子炒后功效都有哪些呢? 白芥子炒后功效【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 炒白芥子:原药簸尽杂质,炒至深黄色,微有香气即得。 【性味归经】辛,温。 入肺、胃经。 【功效】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治喘咳宜敷贴背部肺俞、心俞、膈痰饮。 【使用注意】肺虚咳嗽、阴虚火旺者忌服。 白芥子的简介白芥子也叫辣菜子(《中药志》)。 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 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生境分部主产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河北、陕西、山西等地。 以安徽、河南产量为大。 性状种子呈圆球形,直径1. 1~2. 5毫米,较黄芥子为大。 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光滑。 在扩大镜下观察,可见细微的网纹及一暗色小点状的种脐。 种皮脆薄易压碎,剥去后有薄膜状的胚乳粘着于种皮内表面。 胚黄白色,袖质,二子叶相叠,并于中脉处折起呈马鞍状,胚根亦折转而藏于其间。 气无,味先觉油样而后微酸,继感辛辣。 以个大、饱满、色白、纯净者为佳。 白芥子味辛,性温,无毒。 入肺、胃经。 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 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肺虚咳嗽、阴虚火旺者忌服。 发布时间:2024-08-12 08:12:45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de/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