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肠三针”治婴幼儿便秘 内容: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王某,男,14个月,2011年3月11日初诊。 其母代诉:近2个月来,患儿每日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如羊屎,伴有腹胀不适。 治疗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穴取“肠三针”——天枢、关元、上巨虚。 局部常规消毒后,选用0. 25×25mm一次性无菌毫针。 术者右手持针,以90°角对准穴位,如蜻蜓点水状,依次快速浅刺,不施手法,不留针。 治疗一次,当日回家即大便通畅。 后继针2次,巩固疗效而愈。 按:婴幼儿便秘属中医“大便难”范畴。 病因很多,主要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禀赋不足三方面。 其病机主要是脾、胃、肝与肾功能失调,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 “肠三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的三针体系之一。 由天枢、关元、上巨虚三个穴位组成。 天枢属足阳明胃经穴、大肠的募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针刺该穴有排便功能。 关元为任脉穴、任脉与足三阴之会、小肠的募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针刺该穴有振奋肾气及通便的功效。 上巨虚为大肠经下合于胃经之下合穴,而合治内腑,故针刺该穴有通腑化滞功效。 三穴合用共奏培肾固本,补益元气,调理肠胃,通腑化滞之功。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可调节排便中枢的协调活动,增强胃肠(包括小肠、直肠)平滑肌的蠕动,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胃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促进消化。 本法简便易行,安全,无不良反应,是治疗婴幼儿便秘的有效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5-06-14 08:08:38 来源:中医文献网 链接:https://www.zuoo.com.cn/de/1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