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喻嘉言云:“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土虽喜润,然太湿则草木湿烂,以补滋润之剂,使燥湿相宜,随证加减耳。”补脾胃者,当使燥湿相宜,医者选方用药,当以甘味为..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喻嘉言云:“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土虽喜润,然太湿则草木湿烂,以补滋润之剂,使燥湿相宜,随证加减耳。”补脾胃者,当使燥湿相宜,医者选方用药,当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又“脾欲甘”。说明甘味是补脾胃之主味。然甘有甘温甘凉之分。阳不足者治以甘温,阴不足者则宜甘凉,甘温可助脾升,甘凉可助胃降。补脾胃当首分阴阳,不可认为补脾必甘温,补胃皆甘凉,当以辨证论治。
脾喜甘温,《脾胃论》云:“甘温以补其中而升其阳。”他认为甘温可助脾阳升发,适用于脾阳不足,元气下陷之症,创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均用甘温之品,临床上常用的四君子汤、六君子汤也均以甘温为主。若脾阴不足则忌甘温而宜甘淡,《内经》云:“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说明甘淡可补脾阴,常用如益胃汤等。对于气阴两虚之证临床常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其方中虽有甘温之参术,然其中又有甘淡之茯苓,就是针对脾气不足兼阴虚之故。
胃喜甘凉,胃为阳土,易凉宜润。甘凉则可濡润,可益胃阴而助其降,胃气才不上逆,临床上对胃阴不足者,以甘凉增其津液,常用增液汤、益胃汤、沙参麦冬汤之类。然胃阳不足者则甘凉不宜,医家喻嘉言云:“胃属土而喜甘,故中气不足者,非甘温不可。”临床上许多胃阳虚之胃脘痛,治疗常以温阳散寒法,用桂附理中汤等治之。
相关阅读
- 阴阳一调百病消——妇女每月4阶段养生法
- 夏季手脚出汗或因脾胃虚弱
- 脾胃不和 夏天如何滋补
- 阴阳二气关系养生
- 立秋祛湿防燥养脾胃
- 辨阴阳调理黄褐斑
- 参术芍甘汤
- 参术膏
- 参术健脾丸
- 脾胃不和患者针灸哪里好?中医有说法,这些事项劝你记牢
- 危北海 调理脾胃有益养生
- 脾胃不好百病生,养生应先从脾胃养起,医生有妙招,劝你别忽视
-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脾胃虚弱?医生:看这里就知道
- 脾胃虚弱患者为什么普遍偏瘦呢?医生道出了实情
- 霜降进补养脾胃
- 过饥过饱伤脾胃 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③
- 脾胃怕什么
- 脾胃虚弱有哪些临床症状呢?
- 一吃完饭就想去上厕所脾胃是好还是差呢?
- 脾胃不和怎么办?针灸这几个穴位,效果你看的见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