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 江苏省中医院儿科儿童哮喘临床上以反复喘鸣发作、呼气延长、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胸闷或咳嗽为主要表现,可恢复的气流受阻是其特征。该病的发生有个体因素,如遗传、气道高反应、过敏、情志劳倦等;也有外部因..
袁斌 江苏省中医院儿科
儿童哮喘临床上以反复喘鸣发作、呼气延长、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胸闷或咳嗽为主要表现,可恢复的气流受阻是其特征。该病的发生有个体因素,如遗传、气道高反应、过敏、情志劳倦等;也有外部因素,如大气污染损伤气道、被动吸烟等。现代医学认识到哮喘是不可治愈的疾病,所以控制哮喘发作就成为临床干预的目标。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是GINA方案推荐缓解气道慢性炎症,控制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
中医学对小儿哮喘的认识深刻,论述较多,如《症因脉治》:“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肺常不足”,卫外不固,易感外邪;小儿“脾常不足”,水湿不化,易成痰饮。肺主气司呼吸,司腠理开合,肺气充足则皮肤腠理开合正常,外邪不易侵入,肺气虚,则开合失职,屏障不固,外邪易于侵袭犯肺,触动伏痰,则发为哮鸣。脾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脾气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积湿蒸痰,上贮于肺,遇邪即发,成为哮喘发作的内在隐患。
鉴于哮喘缓解期患儿肺脾两虚证的多发性,笔者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了健脾补肺法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有效性。研究根据2006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中医哮喘病和哮喘缓解期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选用2003年6月~2007年6月于江苏省中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部治疗哮喘患儿,年龄3~14岁,平均6.5岁,共58例,其中男40例,女18例。将此58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2组,2组患儿治疗前病情及发病次数无显著差异,组间均衡性好。2组患儿均采用常规的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其中治疗组32例加用健脾补肺中药汤剂口服,疗程为3个月。治疗组加用的健脾补肺中药汤剂主药为:太子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黄芪10克,怀山药20克,陈皮5克,扁豆衣10克,蝉蜕6克,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3个月。两组在哮喘发作时均使用常规平喘和抗炎治疗,治疗组暂停中药汤剂,待感染好转再恢复中药汤剂口服。观察并记录所有病例在1年内的哮喘发作次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符号秩和检验。
结果发现治疗组平均发作次数1.906次,对照组平均发作次数4.192次,组间比较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该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健脾补肺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能够显著减少小儿哮喘发作次数。常用健脾补肺方剂如玉屏风散、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方用太子参、茯苓、白术、扁豆衣健脾;黄芪、怀山药益肺气;陈皮、白芍、蝉衣理气祛风。
综上所述,治疗哮喘缓解期儿童,应当结合患儿病史体征及舌苔脉象,进行辨证治疗。对于肺脾两虚患儿,可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施以健脾补肺中药制剂,调理脏腑功能,去除生痰之因,减少患儿反复感染的几率,制止发作,达到治本的目的。
相关阅读
- 上品板栗益肾健脾
- 揉“三阴交”健脾补肾
- 补肾健脾益气方
- 健脾的中药材有哪些?医生坦言:这4种药材就很不错
- 健脾的中药材有哪些?医生坦言:4种药食同源的食材效果不错
- 湿气重患者汗蒸有用吗?医生:吃这些健脾除湿的药物才是正确选择
- 总说健脾,怎样健脾才有效呢?医生直言:日常需牢记这些事
- 哪些中药可以健脾?对于脾虚的调理,医生有妙招
- 健脾的中药有哪些?这几种药材组合,或者单独服用都可以
- 健脾的中药材有哪些?4种食物一起药食同源
- 健脾的中药材有哪些?这5种药材可做参考,药食同源
- 健脾的中药材有哪些?中医如何调理脂肪肝?
- 脾胃一虚百病由生如何正确健脾
- 脾胃一虚百病由生,中医提醒您如何健脾养胃
- 小健脾汤治疗小儿厌食症
- 痰湿重,百病侵!咳嗽、痰多、吐不完?教你一招健脾、化痰一身轻
- 湿气重 长结节 一个宋代名方 助你健脾祛湿
- 养颜健脾老松华——引出柳五芳官姐妹情的茯苓霜
- 关幼波健脾补气法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
- 夏季雨水多练熊戏健脾祛湿